

1.蒜苗。
1.錯誤地任用人。
2.超過力所能及的負擔。
1.過日子。
2.謂超過時日。
3.改日。
1.猶言過日子。
生活;過活;小兩口兒和和氣氣地~。
1.勝過;勝如。
1.謙詞。猶言承蒙過訪。
1.錯殺,誤殺。
2.嚴加節制。
1.使糧食﹑礦石等通過篩子,進行挑選。
1.宋人稱美佳釀之名。
1.茜草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茜草》。
2.虹吸管的通稱。
3.刑具名。
1.即山炮。野戰炮之一種。
1.舊時搭在船艙口和碼頭之間的長跳板。
〈方〉過午。
1.過分;過高。
1.搬口舌,搬弄是非。
1.謂逢到春社這一天。
1.謂過多地接觸危難之事。語本《易.大過》"上六,過涉滅頂,兇,無咎。"王弼注"涉難過甚,故至于滅頂。"孔穎達疏"言涉難深也。"
1.加在身上。
2.過世;去世。
3.經過。
4.放過;饒恕。
1.見"過甚其辭"。
1.話說得超過了實際。
在生日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
1.悲哀和歡樂失之過分的音樂。
1.猶勝敗。《呂氏春秋·論威》"義也者,萬事之紀也,君臣﹑上下﹑親疏之所由起也,治亂﹑安危﹑過勝之所在也。"一說,超越,勝過。見陳奇猷校釋。
1.探親;前往看望。
1.過失;缺點。
①數量遠遠超過限度,剩余過多精力~。②供給遠遠超過需要或市場購買力生產~。
①過了規定的時間~不候。②過去流行現在已經不流行;陳舊不合時宜他穿著一件~的長袍。
1.超過實際情況。
1.季節性貨物過了上市的最佳時節。
1.謂前往吊謁。
1.過錯;錯事。
2.謂事情辦完。
3.過分地做某種活動。
4.方言。辦婚事。
5.過問。
1.指八卦中的離卦,其卦象為火,故稱。
1.古時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
1.一種醫療器具。拔火罐用的小罐。
2.火器名。即裝有火藥的小鐵罐或小陶罐,擲以燒敵。
拔罐子使用的小罐兒。
1.古代傳說中夜間能發光的異獸。
(~兒)金屬或陶瓷制成的用具,鍋中央有爐膛,置炭火,使菜保持相當熱度,或使鍋中的湯經常沸騰,把肉片或蔬菜等放在湯里,隨煮隨吃。也有用酒精、石油液化氣等做燃料的。用電加熱的叫電火鍋。
見〖刀山火海〗。
1.火災。
1.古代舉火報警的信號。
1.指鑄造錢幣時金屬的損耗。
2.元代于產金地征稅時,往往多于應征數,以為鑄幣時的損耗。明清時指賦稅正項之外加征的稅額。
1.炎赤貌。
1.指寒食節禁火之后。
2.火燒之后。
(~兒)①燒火的火力大小和時間長短燒窯煉鐵都要看~ㄧ她炒的菜,作料和~都很到家。②比喻修養程度的深淺他的書法到~了。③比喻緊要的時機這兒正缺人,你來得正是~。
1.猶氣呼呼。形容發怒時呼吸急促的樣子。
1.赤狐的通稱。產于我國東北等地。
1.赤蜻蜓的別名。
1.形似葫蘆,內裝火藥的引火戰具。
內燃機上的點火裝置,形狀像塞子,裝在汽缸蓋上,通過高壓電時能產生火花,使汽缸里的燃料爆發。有的地區叫電嘴。
1.見"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