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竹的代稱。竹色青﹐故稱。
1.即腦袋。
1.頭。
2.猶腦筋。
1.腦袋。
1.腦子活動產生的電效應﹐經過電子儀器放大后可在紙帶上劃出波狀條紋﹐或用示波器顯示。可用以診斷腦部病患﹐或進行有關思維活動的研究。
通過腦電圖機所描記下來的腦部生物電的曲線圖。用于顱內器質性病變如癲癇、腦炎、腦血管疾病及顱內占位性病變等的檢查。腦電圖極易受各種因素干擾,應注意識別和排除。
1.額頭。
1.即頭腦酒。一種泡酒◇泛指好酒。
1.猶腦﹐腦子。
1.見"腦蓋"。
1.箍頭的刑具。
1.方言。指頭。
1.即腦瓜。
頭腦舊事浮現在腦海|深深地印在腦海里。
1.謂小兒頭蓋骨完合。
1.頭的后部。
2.泛指后面。
3.謂記憶之外。
1.謂過去的事;以前的話。
1.人體穴位名。在枕骨上﹐通于腦中。
1.猶腦筋。
1.腦脊液在腦膜腔或腦室內蓄積過多之癥。多由先天性畸形或腦膜炎后遺癥引起。俗稱為腦水腫。
腦子里憂郁飄過腦際|往事從腦際閃過。
1.頭骨破裂流出的腦髓。
2.指腦的內部。
1.猶言知識界。
1.謂腦神經。指思維器官。亦指思考記憶等能力。
2.指思想意識。
1.腦力的精髓。
1.猶腦筋。
1.揪住后腦勺的頭發或頭巾的后部。
1.中醫病名。生于腦后項部的有頭疽。正對口者﹐俗稱"對口"。偏于一側者俗稱"偏對口"。多由濕熱交蒸或五臟蘊毒所致﹐癥狀多見灼熱腫痛﹐顏色鮮紅。
1.腦袋﹐腦殼。
1.頭顱。
2.猶佬兒﹐超貶義。
1.人的記憶﹑理解﹑想象等的能力。
體力勞動”的對稱。勞動者以消耗腦力為主的勞動。在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中從體力勞動中分離出來,并與體力勞動相對立。在社會主義社會中,腦力勞動者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雖然還存在本質差別,但它們之間不再相互對立。
1.前額。亦指頭頂心。
1.指頭頂的正中心。
1.即腦門。
1.腦表面的結締組織﹐有護腦的作用。通常代指腦子。
1.通常指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系急性傳染病﹐病原體為腦膜炎雙球菌﹑結核桿菌或鏈球菌等。
1.猶腦筋。指腦中所呈現者。
1.方言。指窯洞頂上。
1.腦瓜﹐腦袋。
1.腦部血管血液過少的病癥。多由失血或營養不良等引起。患者有面色蒼白﹑四肢無力﹑惡心﹑頭痛﹑耳鳴等癥狀。
1.即腦神經。
1.后腦的一部分﹐與小腦相連﹐上接中腦﹐下接延髓。它和延髓能傳導感覺器官的感覺給大腦皮層﹐并傳導大腦皮層的興奮到脊髓以外的其他部分。
1.龍腦與麝香的并稱。亦泛指此類香料。
1.腦中的識見。
1.腦的空腔。共四個﹐上下相通﹐內部充滿腦脊液﹐可護腦免于震蕩﹐又能滋養神經組織及調節內壓。
1.指腦漿。在頭蓋腔內﹐外有腦膜包之。是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
2.猶腦筋。借指智力。
1.猶頭腦。指思維能力。
1.指意識。
1.心理學的舊稱。
1.腦汁;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