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南朝梁普通年間﹐"有童謡曰﹕'青絲白馬壽陽來。'"其后侯景作亂﹐乘白馬以青絲為韁﹐兵皆青衣﹐從壽春進軍建康。見《梁書.侯景傳》﹑《隋書.五行志上》◇因以"青絲白馬"指作亂的人。
1.猶嶷然。屹立不動貌。
1.高貌。
1.形容年幼聰慧。
2.卓異貌;屹立貌。
3.端莊貌。
1.猶嶷然。卓異貌。
1.形容才華出眾,性格豪爽。
1.幼小聰慧貌。
2.高聳貌。
3.形容道德高尚。
4.形容壯盛﹑威武。
1.古臺名。即謻臺,為周景王所建。周赧王因負債而逃居此臺,故一名逃債臺。
1.夷場。指租界。
1.常典。
2.指舊典。
1.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罍等禮器。
1.比喻典雅出眾。
1.常法,定法。
1.一定的標準。
1.常軌。
1.泛指古代祭祀所用的禮器。
1.永久的教化,經常的教化。
1.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酒器。
1.永恒不變之龜鑒。
1.舊典;常典。
1.彝器中的酒漿。
1.指宗廟祭享常用的樂章。
1.標準量器。
1.常理;常道。
2.指倫常。
3.謂成為表率﹑成為典范。
4.指銓選官吏。
1.常命。指祖宗遺訓。
1.常品。指百官。
1.古代宗廟常用的青銅祭器的總稱。如鐘﹑鼎﹑尊﹑罍﹑俎﹑豆之屬。
1.常規;定式。
1.常法。
1.夷險。平易的順境和險惡的逆境。
1.常法。
2.指御史中丞。
1.恒常的祭禮。
1.亦作"彝敘"。亦作"彝敘"。
2.常道。
1.見"彝序"。
1.日常的訓誡。
2.指尊長對后輩的教誨﹑訓誡。
1.指永久傳世之言。
1.常禮,一定的儀式。
1.常理。
1.不變之論。
1.夷猶。遲疑不行貌。
1.經常的制度,準則。
1.常典;舊典。
1.常制;一定的法制。
1.猶言成規﹑成例。
1.固定的制度;準則。
1.泛指禮器。
1.見"彝樽"。
1.亦作"彝尊"。
2.古時祭享用的酒器。
1.離宮。
1.亦作"誦離"。
2.離開﹔脫離。
1.古冰室門。
2.泛指宮殿的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