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棚,閣。
1.出自《墨子·備城門》鑿扇上為棧。
2.
編木制成的墊子。用于禽畜的房籠內(nèi)以除濕。
1.出自《莊子·馬蹄》﹝伯樂﹞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連之以羈縶,編之以皂棧。”
2.出自《齊民要術·養(yǎng)雞》雞棲,宜據(jù)地為籠,籠內(nèi)著棧。
3.出自《燒歌》廢棧豕歸闌,廣場雞啄粟。
3.
指擋板;柵欄。
1.出自《宋史·河渠志四》猶以其淺涸,故植木橫棧;棧為水之節(jié),啟閉以時。
2.出自《徐霞客游記·黔游日記一》余索炬於炊者,則楹后即豬欄馬棧。
4.
編竹木擋隔。
1.出自《漢書·王莽傳上》四墻其社,覆上棧下,示不得通。
2.出自《周禮·春官·喪祝》掌勝國邑之社稷之祝號
5.
在棧內(nèi)加料精養(yǎng)。
1.出自《清異錄·玉尖面》熊之極肥者曰消,鹿以倍料精養(yǎng)者曰棧。
6.
棧道。謂在山巖上架木為路。
1.出自《墨子·備城門》為樓加藉幕,棧上出之以救外。
2.出自《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過澗既厲急,登棧亦陵緬。
3.出自《喜李馀自蜀至》詩幾程尋崄棧,獨宿聽寒濤。
4.出自《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十三》又隨引水木而東過一棧,觀水所出處。
5.出自《圣武記》七月,賊竄棧不遂,后折奔西和成縣。
7.
謂架設棧道。
1.出自《七繹》梁澗道以高濟,棧巖磴而上尋。
8.
竹木編成的車子。參見“棧車”。
1.出自《儀禮·既夕禮》賓奠幣于棧。
9.
住宿旅客或儲存貨物的房屋。
1.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到了午飯時候,便回棧吃飯。吃過飯,便算清房飯錢,叫人來搬東西。
10.
姓。三國魏有棧潛。見《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棧氏,見姓苑。魏志有棧潛。望出任城。
1.入殮而殯葬。斂,通"殮"。
1.賦斂盤剝。
〈書〉收住腳步,不往前走。
1.猶殮葬。斂,通"殮"。
2.收購儲藏。
3.收藏。
4.蘊藏。
1.謂不夸耀自己的計謀。
2.收起馬鞭。喻歸隱。
1.入斂死者的棺木。斂,通"殮"。
1.賦斂與施惠。
1.保持。
1.收攏翅膀。
1.閉口。
1.凝聚秀色。
1.猶斂蛾。
1.皺眉。
1.比喻隱匿鋒芒,才不外露。
1.束發(fā)。
1.稅收之法。
1.貪污聚財。
1.社日飲食。
1.指收兵。
1.彎腰縮身。表示行蹤隱秘。
1.征收谷物。
1.謂再造生靈,使死者復生。斂骨,使散掉的骨骼集結起來。吹魂,把散走的魂魄吹送回體。
1.收攏翅膀。指回歸。
1.語本《司馬法.定爵》"凡陳,行惟疏,戰(zhàn)則密。"《尉繚子.兵令上》"陳以密則固,鋒以疏則達"。謂列陣周密則牢固,前鋒隊形疏朗則利于戰(zhàn)斗◇世將我國古代這一陸戰(zhàn)列陣原則概括成"斂后疏前"四字。
1.殯殮時用的簡陋的小棺材。斂,通"殮"。
1.收獲。
1.停止作禍。
〈書〉①隱蔽起來,不敢再出頭露面盜匪~ㄧ~潛蹤。②約束自己的言行屏氣~。③退隱~山林 ㄧ~避賢。
1.指收購和儲積。
1.收縮,展不開。揫,同"揪"。
1.謂設局賭博。
1.猶攝足。踮起足走路,表示敬肅。
1.指傷口愈合。
1.收淚。
1.猶勒馬。收住馬韁,停止前進。
1.收殮埋葬。斂,通"殮"。
1.收斂鋒芒,含蓄。
1.整飭衣袖。行禮拜揖的準備動作。
1.征稅。
1.猶斂目。
1.閉目。凝神回想貌。
1.息駕,收起車馬。
1.聚氣。
2.忍氣。形容謹慎﹑畏懼。
1.指古代大殮時蓋尸體用的被子。斂,通"殮"。
1.古代將四時田獵所獲的禽獸,交三十與臘人制成干肉,供祭祀用,謂之"斂禽"。
1.退縮而離去。
1.聚集貌。
2.自我約束貌。指隱退。
1.磨礪刀刃。
〈書〉①整整衣襟,表示恭敬~而拜。②指婦女行禮。也作襝衽。
1.收斂銳氣。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