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浸濕。
2.
動詞
因為接觸而被東西附著上。
3.
動詞
稍微碰上或挨上。
4.
動詞
因發(fā)生關系而得到(好處)。
5.
形容詞
〈方〉行;好;可以。
6.
名詞
(Zhān)姓。
1.
浸潤;浸濕。
1.出自《史記·陳丞相世家》勃又謝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
2.出自《雜詩》纖云時彷髴,渥露沾我裳。
3.出自《歸國遙》詞閑倚博山長嘆,淚流沾皓腕。
4.出自《城中·在民間》他們十有九個滿面沾著汗,衣衫也粘貼著皮膚。
2.
受益,沾光。
1.出自《九成宮》詩荔枝盧橘沾恩幸,鸞鵲天書濕紫泥。
2.出自《南柯記·侍獵》有分例,大賞犒。毛赤剝,肉生燒。沾老小,祭槍刀。
3.出自《四世同堂》你有事的時候,一家老小誰也沒沾過你一個銅板兒的好處!
3.
熏陶;感化。
1.出自《后漢書·王暢傳》士女沾教化,黔首仰風流。
2.出自《洛陽伽藍記·景寧寺》禮樂所不沾,憲章弗能革。
4.
稍微接觸或挨上。
1.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我們既然沾了手,萬不能半途而廢,一定要弄他個水落石出才好。
2.出自《海燕》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的蕩漾了開去。
5.
因接觸而附著。
1.出自《東方》郭祥的母親正在家里給兒子包餃子,被大亂不容分說一路拖了來,還沾著兩手面。
2.出自《銅墻鐵壁》銀鳳用手理著披散的短發(fā),拍打著沾在衣襟上的麥根柴禾。
6.
自矜貌。參見“沾沾”、“沾沾自喜”。
1.出自《新唐書·黎干傳》﹝黎干﹞自負其辯,沾沾喜議論。
2.出自《答司馬楊二山書》此尤見公之襟度恢闊,非世之沾沾有己者可比也。
3.出自《次韻酬宮恕堂》把君詩卷聊過日,眾中夸示欣沾沾。
4.出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太后豈以為臣有愛,不相魏其?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難以為相,持重。
5.出自《漢書·竇嬰傳》魏其沾沾自喜耳。
6.出自《王珪確論如何論》吾之所長既已暴白於天下,而猶眷眷於同列之公論,固非沾沾自喜之為也。
7.出自《代議然否論》庸下者且沾沾規(guī)日本,不悟彼之去封建近,而我之去封建遠。
8.出自《上座主徐健庵先生書》﹝先生﹞為師之道無乎不備,而某能不沾沾自喜乎?
9.出自《藝海拾貝·惠能和尚的偈語》有些人,喜歡聽贊揚無度的話,陶醉在那些話里面沾沾自喜。
7.
拘執(zhí)。參見“沾沾”、“沾滯”。
1.出自《三國演義》何今日猶沾沾以叔侄之義,而欲冒險輕動乎?
2.出自《太恨生傳》且天下豈少良女子,而獨沾沾於是耶?
3.出自《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略論》而我復麻木罔覺,挾無量巨資,不知所用,惟沾沾于微利以自賊。
4.出自《馬虞卿制義序》無子書之雕繪,注疏之沾滯,大家之蔓延,時務之刻核。
5.出自《豆棚閑話·陳齋長論地談天》四大皆空,陽神不滅。佛老之論,總無沾滯。
6.出自《與人論樸學報書》若守此不進,而欲發(fā)明舊籍,則沾滯而鮮通。
7.出自《文藝論集·〈論詩三札〉之二》只是我看你不免還有沾滯的地方。
8.
方言。行。可以。
1.出自秧歌劇《秦洛正》這回該我說話啦,不沾!再也不能聽你的啦!
9.
水名。源出山西省壺關縣東南,東流至河南省湯陰縣西南入淇水。見《漢書·地理志上》。
1.出自《說文?水部》沾,水。出壺關,東入淇。
10.
引申為有某種關系。
1.出自《征塵》我們是鄉(xiāng)親,還沾著點親戚。
2.出自《田野里的追逐》老漢硬朗朗的笑著說:“咱們幾輩子都跟地沾上了。”
11.
方言。行。能干。
1.出自《白求恩大夫》這些年青小伙子,著實的勇敢,給咱們這地面打鬼子,可沾哩!
1.借指幕僚。
1.形容青綠而潤澤。
1.青黑色。
1.見"青料"。
1.見"青出于藍"。
1.煙雨。
1.碧玉。
2.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庾文康亡﹐何揚州臨葬云﹕'埋玉樹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后因以"青玉"為敬稱他人遺體的套語。
3.喻青翠的植物。指綠竹。
4.喻青翠的植物。指翠柏。
5.喻青翠的植物。指碧荷。 6.喻竹席。
1.神仙名籍。
1.喻突兀的碧峰。
1.喻碧綠的荷葉。
1.喻初春樹梢上搖曳著的柔枝嫩葉。
1.指青玉雕飾的龍頭手杖。
1.蔥郁的山嶺。
1.傳說中司春之神東君的車駕。
1.(山林)青而茂密貌。
2.深青色。
1.見"青鴛瓦"。
1.黑色的屋瓦。屋瓦一俯一仰﹐因稱。
1.山名。在江西廬山東南。
2.綠色原野。
1.亦作"青圜"。
2.色青而形圓。
3.指青天。天色青而圓﹐故稱。舊時以為天圓地方。
1.見"青圓"。
1.猶言天盡頭。
1.管樂器。似笛﹐三孔或五孔。
1.成蔭的綠樹。
①很高的天空火箭直上青云。②比喻很高的官位青云直上|平步青云。
1.喻人的地位或學問無與倫比。
1.謂致身青云之才。
1.喻指同有高遠之志的友誼。
1.指仕途顯達的人。
2.指隱逸之士。
1.謂獲取高官顯位的手段。
1.喻高位或謀求高位的途徑。
1.即太乙觀。在江西省南昌市南郊。建于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名天寧觀。清初名畫家朱耷(別號八大山人)痛心明亡﹐隱居于此﹐擴基修建﹐始改今名。1959年在此建立八大山人紀念館。為南昌市游覽地之一。
1.指胸懷曠達﹑志趣高遠的人才。
1.《史記.伯夷列傳》﹕"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惡能施于后世哉?"張守節(jié)正義﹕"若不托貴大之士﹐何得封侯爵賞而名留后代也?"后因以"青云士"喻指位高名顯的人。
1.上天的階梯。多指高峻入云的山路。
2.喻高位或謀取高位的途徑。
1.喻遠大的志向。
1.《史記.范雎蔡澤列傳》﹕"須賈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后因以"青云學士"指顯官。
1.喻遠大的志趣。
1.指志在隱逸的同道者。
1.南朝齊孔稚圭《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后因以"青云直上"喻指飛黃騰達。
1.喻指遠大的志向。
1.中心較濃周圍漸淡的青黑色圓形斑痕。
1.束發(fā)紫金冠。
1.青石。
1.從高處大量涌流或傾倒下來。
水極快地涌流而下瀑布傾瀉而下|湍流傾瀉,沙石隨走。
全心向往;竭盡真心一見傾心|吾與黃公覆傾心來降,如嬰兒之望父母,豈有詐乎?
1.形容待人竭盡誠心。
1.信仰。
2.信任,信賴。
1.搖蕩迷亂。
1.覆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