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霅溪,水名,在浙江?,F在叫東苕溪。
1.
引申為震懾。
1.出自《說文·雨部》霅,霅霅,雷電貌。
2.出自《古今譚概·口碑》古來不肖之人,皇靈不能使忌,天譴不能使霅,而獨畏匹夫匹婦之口,何也?
3.出自《圣武記》兩和卓自去冬見王師以四百戰賊數萬,繼以三千戰守數月,已震霅天威。
2.
光耀閃爍貌。
1.出自《依韻和正仲賦楊兵部吳興五題·明月樓》霅霅前溪白,蒼蒼后嶺巍。
3.
歡聲雷動貌。
1.出自《西湖游覽志馀·版蕩凄涼》杭州知府福清陳公仕賢,擊楊璉真伽等三髡像于飛來峰,梟之靈隱山下……聞者莫不霅然稱快。
4.
水流相激蕩而發出的砰訇之聲。
1.出自《太平寰宇記·江南東道六·湖州》按,字書云,霅者,四水激射之聲也。
2.出自《讀史方輿紀要·浙江三·湖州府》余不溪……溪名余不者,以溪水淯澈,余流則否。亦曰霅溪者,以眾水合流,互相蕩激,霅然有聲。
5.
水名。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南。
1.出自《為裴懿無私祭薛郎中袞文》鹢度霅而去遠,鵠下亭而唳頻。
2.出自《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詩我時挈妻拿,夜泛苕霅舟。
3.出自《春在堂隨筆》聊存科名盛事,兼為苕霅美談也。
6.
浙江省湖州市的別稱。因境內有霅溪而得名。
1.出自《梅磵詩話》賈收字耘老,霅之隱君子也,居城南。
1.亦作"閑定"。
2.安閑平靜。
1.亦作"閑都"。
2.文雅俊美。閑,通"嫻"。
1.亦作"閑獨"。
2.清閑獨處。
1.亦作"間斷"。
2.(連續的事物)中間隔斷,不相連接。
1.亦作"間貳"。
2.猶離間。
1.亦作"閑飰"。亦作"閑飯"。
2.指光吃不干的清閑生活。
1.見"閑飯"。
1.亦作"閑房"。
2.空寬寂靜的房屋。
3.空房。
4.借指偏房。
1.亦作"閑放"。
2.悠閑放任;閑散。
1.亦作"間非"。
2.責怪。
1.亦作"閑非閑是"。
2.見"閑是閑非"。
1.亦作"間廢"。
2.謂不以為然而廢棄。
1.指隱伏的兵卒。
1.謂居喪三月的簡易喪制。
1.亦作"閑疙皺"。
2.平空作梗。
1.亦作"間歌"。
2.古時吹笙與歌唱相交替的一種禮制。語出《儀禮.鄉飲酒禮》"乃閑歌《魚麗》﹐笙《由庚》;歌《南有嘉魚》﹐笙《崇丘》;歌《南山有臺》﹐笙《由儀》。"
1.亦作"間隔"。
2.隔絕;阻隔;分離。
3.隔閡。
4.在空間或時間上的距離。
5.一個隔著一個;夾雜。
1.亦作"閑工夫"。
2.沒有事情要做的時間。
1.亦作"閑宮"。
2.寬大的宮殿。
1.清閑。拱,拱著手不辦事。
1.亦作"間構"。
2.離間;構陷。
3.指潛入敵方,偵察情況,刺探情報,進行顛覆的人。
1.猶夾注。
1.亦作"閑谷"。
2.隱蔽的山谷。
1.亦作"間關"。
2.形容轉動自如。
3.猶輾轉。
4.曲折。
5.形容鳥鳴宛轉。
1.亦作"閑官"。
2.職務清閑的官員。
3.指州佐﹑縣丞等。
1.寬廣的館舍。
1.亦作"閑管"。
2.管與己無關的事。
1.亦作"閑逛"。
2.隨便走走;閑游。
1.見"閑聒七"。
1.閑談;空說;嘮叨。
1.亦作"閑漢"。
2.無正當職業,以幫閑為生的人;游手好閑之徒。
1.亦作"閑和"。
2.嫻雅溫和。閑,通"嫻"。
1.亦作"閑花"。
2.指野花。
3.幽雅的花。閑﹐通"嫻"。
1.羞愧。
1.見"鵂鹠"。
1.亦作"鵂留"。
2.鴟鸮的一種。羽棕褐色,有橫斑,尾黑褐色,腿部白色。外形和鴟鸮相似,但頭部沒有角狀的羽毛。捕食鼠﹑兔等,對農業有益,但在古書中卻常常視為不祥之鳥。
1.鵂鹠。泛指猛禽惡鳥。
1.珍饈海錯。
1.飯菜。
1.猶菜肴。
1.珍饈美味。
1.涂上漆的墻壁。
1.涂上漆的缽盂。
1.涂上油漆的脫胎絲織像。
1.亦作"髤餺"。
2.見"髹飾"。
1.赤多黑少的彩色。
1.猶涂飾。
1.猶黑發。
1.從事油漆器物﹑門窗等工作的人。
1.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