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舌尖抵住上顎發出聲音。
2.
動詞
用嘴唇吸。
3.
動詞
仔細辨別。
1.
吮吸;叮咬。
1.出自《洞冥記》有升蕖鴨,赤色,每止於芙蕖上,不食五谷,唯咂葉上垂露。
2.出自《陳州糶米》都是些吃倉廒的鼠耗,咂膿血的蒼蠅。
3.出自《七修類稿·事物四·蚊螢》蚊若蜻蜓,可被其咂乎?
4.出自《保衛延安》孩子挺著脖子拼命地咂(咂奶),咂一口,那女人就牙一咬,臉一抽。
5.出自《蚊蟆》詩咂膚拂不去,繞耳薨薨聲。
2.
品嘗;品辨。
1.出自《水滸傳》武松提起來咂一咂,叫道:“這酒也不好!”
2.出自《滇池邊上的報春花》〔她〕拿起塊櫻桃糖,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著,送到嘴邊上咂一會,抽出來看看。又咂一會,又抽出來看看。
3.
謂嚼食。
1.出自《播火記》〔他〕細細品著酒,咂著花生米,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4.
以舌尖抵齒作聲,表示稱贊、羨慕、驚訝、惋惜等。
1.出自《紅樓夢》玉釧兒獨坐在廊檐下垂淚,一見寶玉來了,便長出了一口氣,咂著嘴兒說道:“噯,鳳凰來了。”
2.出自《未帶地圖的旅人》他帶著一種十分欽佩的神情朝我連連咂了幾聲。
3.出自《長夜》王三少點點頭,兔死狐悲地咂一下嘴唇,沒再說話。
5.
指婦女乳房。參見“咂兒”、“咂咂”。
1.出自《兒女英雄傳》叫兩個孩子分著吃他兩個咂兒。
2.出自《暴風驟雨》劉桂蘭輕輕打一打朝她咂兒上亂蹦亂踢的馬崽子的腿子。
3.出自《白雪遺音·馬頭調·偷情》冰冷的手兒,將奴的咂咂摸。
4.出自《暴風驟雨》娘們也跟著起來,用一條麻袋,裹住她的胸前一對大咂咂。
6.
方言。語助詞,表示請的意思。
1.出自《慣匪周子山》馬紅英:對,(對內喊妻)我說你咂快出來!
2.出自《慣匪周子山》馬紅志:(給謝玉林煙袋)咂抽煙!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