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腌臜”。〈方〉①臟,不干凈。②(心里)別扭,不痛快。③糟踐,使難堪。
1.
見“腌臢”。臟;不干凈。
1.出自《西廂記》腔子里熱血權消渴,肺腑內生心且解饞,有甚腌臜?
2.出自《彷徨·孤獨者》屋中間的圓桌還在,先前曾經常常圍繞著憂郁慷慨的青年,懷才不遇的奇士和腌臜吵鬧的孩子們的,現在卻見得很閑靜。
2.
見“腌臢”。謂使骯臟。
1.出自《紅樓夢》看仔細站腌臜了我這個地,靠腌臜了我這個門。
3.
見“腌臢”。指臟物。
4.
見“腌臢”。卑鄙;丑惡。常用于詈語。
1.出自《東堂老》便有那人家謊后生,都不似你這個腌臜潑短命。
2.出自《春蕪記·構釁》這腌臜潑濺,我不指望他與我成事,反忍了他一場氣。
3.出自《水滸傳》呸!俺只道那個鄭大官人,卻原來是殺豬的鄭屠,這個腌臜潑才,投托著俺小種經略相公門下做個肉鋪戶,卻原來這等欺負人!
4.出自《灰闌記》你養著奸夫,倒著我有這屈事也,倒屈陷我腌??勾當。
5.
見“腌臢”。惱人的;令人不快的。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自家這一場腌臜病,病得來蹺蹊。
2.出自《云窗夢》一會家心如織,一會家似醉如癡,沒理會腌臜久病疾,害的來伶仃瘦體。
3.出自《山谷風煙》再后來孩子大了,討了兒媳婦了,卻又受了不少腌臜氣。
4.出自《醒世恒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沒奈何,只得由他,受了一肚子的腌??昏悶之氣。
5.出自《意中緣·卷簾》要奪風流趣,反受腌??氣。
1.猶遠視。
1.遼代王室。
1.遼地風俗。
1.見"遼隊"。
1.遼遠索漠。
即耶律阿保機”。遼王朝的建立者。契丹族。公元10世紀初統一契丹八部,控制鄰近女真、室韋等族,任部落聯盟首領,任用漢人,改革習俗,建筑城郭,制作文字,發展農商。916年稱帝,建立契丹國。
1.遠天。
2.古遼東天空。
1.指遼東丁令威得仙化鶴歸里事。
1.指遼東丁令威得仙化鶴歸里事。
1.指久別的故鄉。
1.指遼東丁令威得仙化鶴歸里事。
1.遼河與濊河(在遼寧鳳城以東)的并稱。
遼河以西的地區,就是遼寧的西部。
1.同"遼東豕"。
1.遙遠險要。
1.明末遼東駐軍的餉項;又為籌措這種軍餉加派的田賦銀。
1.遙遠。
2.遼闊寬廣貌。
3.久遠。
1.曾為縣名﹑府名﹑路名﹑行省名。今為市名。泛指今遼陽市一帶地方。
1.指遼東丁令威得仙化鶴歸里事。
1.同"遼東華表"。
1.猶遼遠。
1.廣闊深遠貌。
1.遼地和掖地(在山東東部)同在東部,且都臨近渤海,故并稱之。
1.即遼西。
1.遼闊原野。
在吉林省南部、四梅鐵路線上。1948年設西安市,1952年改遼源市。人口444萬(1995年)。盛產煤炭,有煤城”之稱?! 具|源市】在吉林省南部、四梅鐵路線上。1948年設西安市,1952年改遼源市。人口444萬(1995年)。盛產煤炭,有煤城”之稱。
1.猶遼遠。
1.泛指遼東沼澤地區。
1.見"遼參"。
1.本為州名。泛指遼東一帶地方。
1.猶遼遠。
1.契丹族。因建國號遼,故又稱遼族。
1.遼遠阻隔。
1.指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1.遼東的別稱。
2.遠近。左,左近,附近。
1.治療疾病。
醫療上對某些疾病所規定的連續治療的一段時間叫做一個療程理療了兩個~,腿疼就好了。
1.指僧尼在鈴﹑鐸之類響器的伴奏之下誦經。
1.指侍衛﹑門卒或仆役。
2.太守的敬稱。
1.即鈴閣。
1.舊時游走各處﹐手搖串鈴召喚病家治病的醫生。又稱走方郎中。
1.檐鈴的聲音。語本《晉書.藝術傳.佛圖澄》﹕"又能聽鈴音以言吉兇﹐莫不懸驗。"
1.長官的公署或臨時駐地。
1.古代州郡長官辦事的地方。
1.鈴鐺。
2.鈴子香的花。
1.亦稱"鈴鈴香"。
2.古稱蘭蕙。唇形科宿根草本植物。秋天葉腋間開花﹐淡紅紫色﹐有香氣。
1.系鈴的馬。
1.丘陵﹐山陵。
2.登山﹐進山。
1.凌侮輕慢。
1.亦作"陵栢"。
2.陵墓上的柏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