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駕馭車馬。
1.出自《書·五子之歌》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
2.出自《楚辭·九辯》乘騏驥之瀏瀏兮,馭安用夫強策。
3.出自《文選·班固〈答賓戲〉》良樂軼能于相馭,烏獲抗力於千鈞
4.出自《書座右》詩奔馬不可馭,盤石不可斡。
2.
泛指乘駕。
1.出自《文心雕龍·時序》馭飛龍於天衢,駕騏驥於萬里。
3.
馭手;駕馭車馬的人。
1.出自《莊子·盜跖》孔子不聽,顏回為馭,子貢為右,往見盜跖。
2.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乘鑾輅而駕蒼龍,介馭間以剡耜。
3.出自《楹史·汪革謠讖》革有三馬,號惺惺騮、小驄騍,曰番婆子,駿甚;馭曰劉青,驍捷過人。
4.出自《中華文史論叢》“馭”和“庶人”當即金文和《詩經》中的“徒御”。馭即御,周用車戰,馭就是御戎車作戰的甲士。
4.
馬;車駕。
1.出自《隋書·音樂志中》風為馭,雷為車,無轍跡,有煙霞。
2.出自《回鑾賦》云車煙馭,春心日客。
3.出自《挽歌》春風依舊到,仙馭不重回。
5.
統治;治理。
1.出自《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馭群臣……以八統詔王馭萬民。
2.出自《南史·梁紀上·武帝上》爰及晉宋,憲章在昔,咸以君德馭四海。
3.出自《續資治通鑒·元成宗大德七年》大都路總管兼大興府尹齊諾馭吏治民有方。
6.
指教化天下之道,統治國家之權。
1.出自《文選·班固〈答賓戲〉》曩者王涂蕪穢,周失其馭,侯伯方軌,戰國橫騖。
2.出自《文選·左思〈魏都賦〉》劉宗委馭,巽其神器。
7.
控制;制約。
1.出自《圣武記》入關以后,內衛京師,外馭九服四夷。
2.出自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詔書蓋璽頒行論》夫正可制邪,而挽邪歸正者,非曉以天章之顯,則人不知一可馭紛。
3.出自《長街燈語·讀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以簡馭繁,條理清晰。
8.
與女子交合。
1.出自《說郛》蓋以一歲之中,一僧止可馭一女。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