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愁悶;發愁。
2.
名詞
使人憂愁的事。
3.
動詞
擔心;憂慮。
4.
名詞
父母的喪事。
5.
名詞
(Yōu)姓。
1.
亦作“懮”。
2.
憂患;禍患。
1.出自《管子·形勢》顧憂者,可與致道。
2.出自《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平王往而大驚曰:“宛何等也?”無忌曰:“殆且有篡殺之憂,王急去之。”
3.出自《上張仆射第二書》今之言球之害者,必曰有危墮之憂,有激射之虞。
4.出自《木蘭從軍》元帥傷勢雖重,可無性命之憂。
3.
畏懼。
1.出自《晏子春秋·問上三》吳越受令,荊楚惛憂,莫不賓服。
2.出自《呂氏春秋·知分》吾受命於天,竭力以養人。生,性也;死,命也。余何憂於龍焉!
3.出自《雙劍誃諸子新證·晏子春秋》“荊楚惛憂”,言荊楚聞而恐懼也。
4.
疾病。
1.出自《孟子·公孫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趨造於朝,我不識能至否乎?
2.出自《禮記·曲禮下》君使士射,不能,則辭以疾,言曰:“某有負薪之憂。”
5.
居喪。多指居父母喪。參閱清顧炎武《日知錄·期功喪去官》。
1.出自《書·說命上》王宅憂,亮陰三祀。
2.出自《梁書·文學傳下·劉杳》自居母憂,便長斷腥膻,持齋蔬食。
3.出自《兩淮都轉鹽運使婺源王君墓表》四年,方計費興工,而帥公以憂去。
6.
謂軍隊為敵所敗。
1.出自《禮記·檀弓下》軍有憂,則素服哭於庫門之外,赴車不載櫜??。
7.
通“優”。優厚。
1.出自《墨子·非儒下》夫憂妻子以大負絫。
8.
通“優”。戲謔。參見“憂謔”。
1.出自《詩·大雅·板》匪言我耄,爾用憂謔;多將熇熇,不可救藥。
2.出自《古書疑義舉例·兩字一義而誤解例》《詩·板》篇“爾用憂謔”,按憂、謔同義,憂讀為優,襄六年《左傳》注曰:“優,調戲也。”是優即謔也。
9.
憂愁;憂慮。
1.出自《詩·秦風·晨風》未見君子,憂心如醉。
2.出自《論語·述而》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3.出自《贈兄秀才入軍》詩心之憂矣,永嘯長吟。
4.出自《賣炭翁》詩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5.出自《唐語林·補遺一》德宗嘆曰:“卿理虢州而憂他郡百姓,宰相才也。”
6.出自《和陳振賢》百歲常懷千載憂,干戈擾攘我西游。
1.因災害而毀壞。
1.亦作"災患"。
2.災難;禍害。
1.亦作"災荒"。
2.指自然給人造成的損害。多指荒年。
1.蝗災。
1.見"災晦"。
1.亦作"災悔"。
2.災難,晦氣。
1.火災。
1.亦作"災禍"。
2.災難禍患。
1.災害。
2.疾病。
1.因天災而歉收。
1.泛指災荒。
1.亦作"災祲"。
2.猶災異。
1.禍殃。
1.禍患疾苦。
1.亦作"災潦"。
2.水災。
1.水災。
1.亦作"災梨"。
2.謂刻印無用的書,災及作版的梨木。常用作刻印的謙詞。
1.災民。
1.見"災癘"。
1.指自然災害。
1.指自然災害。
2.指傷害。
1.亦作"災厲"。
2.病疫;病災。
1.亦作"災民"。
2.遭受災害的人。
1.禍患和謬誤。繆,通"謬"。
1.禍患;災難。
1.初耕的田地。
1.猶災梨。
災禍造成的苦難災難面前不能灰心。
1.歉收的年成;荒年。
2.古代稱閏歲或兇厄之年。
1.災禍,禍害。
1.災害。
1.亦作"災愆"。
2.罪孽招致的災禍;災殃。
1.亦作"災譴"。
2.指上天降災示罰;災禍。
1.亦作"災歉"。
2.因災害而歉收;災荒。
1.亦作"災情"。
2.受災的情況。
1.亦作"災區"。
2.受災的地區。
1.見"災煞"。
1.亦作"災煞"。亦作"災殺"。
2.星命術語。三合局中五行的胎神。如子﹑辰﹑申年合為水局,則以午火為胎神。因水能克火,故謂凡逢災煞者,多有災病疾厄之事。
1.謂低劣的字畫災及扇子。
1.由天災人禍招致的損害。
1.聞災自省。
1.災殃,禍患。
1.災變的時間。
1.指日月虧蝕之災異。
1.猶惡獸。
1.猶厄運。
1.亦作"災祟"。
2.災害;災異禍害。
1.亦作"災迍"。
2.災難;禍患。
1.災禍,危難。
1.指吉兇災變的征兆。
2.猶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