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鱁鮧”。魚鰾、魚腸用鹽或蜜漬成的醬。
1.出自《南史·宋紀下·明帝》以蜜漬鱁鮧,一食數升。
2.出自《本草綱目·鱗四·鱁鮧》鱁鮧乃魚白也。
3.出自《杞憂》詩嗜痂到處營蠅蚋,下酒何人啖鱁鮧。
2.
見“鯸鮧”。河豚。
1.出自《酉陽雜俎續集·支動》鯸鮧魚,肝與子俱毒,食此魚必食艾。
2.出自《本草綱目·鱗四·河豚》鯸鮧,一作鯸鮐;鰗鮧;?魚。
3.出自《北江詩話》藐江鄉之風味,首鯸鮧之足夸,是也。
3.
鮧魚。魚綱鮡科。體灰色,背上體側腹下各有一條白線。頭及體均平扁,眼小,小須四對。為分布于我國云南西雙版納的小型魚類。
1.蟬的一種。體短﹐吻長﹐黃綠色﹐有黑色條紋﹐翅膀有黑斑﹐雄的腹部有發音器﹐夏末自早至暮鳴聲不息。
1.古人以高粱的湯汁洗面。取其滑澤。
1.洗臉。古代春日取花和雪水滌面,謂可使面生華容。
1.洗澡。
1.猶淋雨。
1.洗澡。
1.沐浴洗滌。
1.光線陰暗。
1.亦作"昏暗"。
2.光線不足,陰暗。
3.指社會混亂,政治腐敗。
4.昏庸;愚昧。
5.指文字凝或某些物體不光潔明亮。 6.指面色陰沉。
光線不足;暗燈光~ㄧ太陽下山了,屋里漸漸~起來。
1.昏暗。
1.形容昏黑。
1.愚昧鄙陋。
1.昏亂邪惡。
1.指政治黑暗腐敗。
1.見"昏慘慘"。
1.形容昏暗。
1.瑞星名。
1.破舊的紙幣。因用久鈔面字跡凝,故稱。
1.猶朝夕。亦指短時間。
2.指時光,光陰。
1.蚊子的別名。
2.詈詞↓涂蟲。
1.謂昏亂世道中居于貴寵之位。
1.見"昏姻"。
1.昏沉衰頹。
1.指神志迷糊錯亂。
1.黃昏和清晨。
2.從黃昏到天明的時光。亦泛指時光。
3.謂晨昏短促。形容時間短暫。
4.猶混蛋。詈詞。不明事理的人。
1.荒誕無稽。
1.暗淡不明。
1.昏亂而無仁德;惡德。
1.行冠禮﹑婚禮的宅第。
1.陷溺。指困于水災。亦指水患,災害。
1.天色晦暗。
1.舊時子女侍奉父母的日常禮節。謂晩間安排床衽,服侍就寢;早上省視問安。
1.困倦欲睡的樣子。
1.猶昏亂,神志迷糊。
1.昏昧怠惰;懈怠。
1.見"昏昏噩噩"。
1.昏亂而狂放。
1.陰暗的氣氛。多指社會和自然的不祥現象。
1.姻親;通婚關系。
1.謂眼睛昏花。
2.糊涂;認識凝。
3.迷糊;昏迷。
1.沉醉;大醉。
1.昏亂;迷糊∧,通"眊"。
黑暗;昏暗夜色~ㄧ~的小屋。
1.猶胡話,沒有根據或沒有道理的話。
1.昏亂荒謬。
2.蒙昧荒涼。
暗淡凝的黃色(用于天色、燈光等)月色~。
1.指光線昏暗。
2.指行文混亂而晦澀。
1.昏暗貌;陰暗貌。
2.糊涂;愚昧。
3.神志昏沉;昏迷。
4.視力昏花凝。
1.形容糊涂﹑無知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