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竩”。
2.
同“義”。謂符合正義或道德規范。亦指按照正義或道德規范的要求。
1.出自《楚辭·九章·惜誦》吾誼先君而后身矣,羌眾人之所仇。
2.出自《新唐書·忠義傳中·張巡》巡引六將至,責以大誼,斬之。
3.
同“義”。認為合乎道義而加以稱許。
1.出自《漢書·霍光傳》光欲奪之,郎按劍曰:“臣頭可得,璽不可得也!”光甚誼之。
2.出自《唐百家詩選序》邇求好學嗜古,請依舊式重梓,以廣其傳,予甚誼之。
4.
同“義”。意義;字義或文義。
1.出自《漢書·儒林傳·嚴彭祖》孟弟子百余人,唯彭祖、安樂為明,質問疑誼,各持所見。
2.出自《新唐書·黎干傳》干非之,乃上十詰、十難,傅經誼,抵鄭玄,以折頎、崇敬等。
3.出自《書信集·致張天翼》其實“先生”之稱,已失其本誼,不過是??語“密斯偷”之神韻譯而已。
5.
同“義”。名義上的;假的。參見“誼父”、“誼女”。
1.出自《興中會時期之革命同志》〔張果〕與總理有通家之好,其女阿娥,嘗拜總理為誼父。
2.出自《賦詩謝若虹夫人》序若虹為徐宗漢女士所出,克強先生之誼女也。
6.
交情;情誼。
1.出自《傷友人賦》余結誼兮梁門,復從官兮朱藩。
2.出自《萬夫雄打虎傳》交同手足之親,誼比金石之固。
3.出自《澹定集·同口舊事》我盡地主之誼,請他們到家里吃了一頓飯。
7.
通“議”。議論。
1.出自《漢書·董仲舒傳》故舉賢良方正之士,論誼考問。
1.相繼;前后連接。
2.連續。
1.同"相濡以沫"。
1.同"相濡以沫"。
1.互相映襯而顯現。
1.見"相縣"。
1.互開玩笑。多指男女間互相戲謔狎玩。
1.相繼;接連不斷。
2.尋訪;找尋。
1.謂爭先動手。
1.互相謙讓。
1.相近似;相當。
1.猶相迎。
1.遞相沿襲。
1.相抵。
1.察看;檢驗。
1.相互欺騙。
1.央求。
1.亦作"相佯"。亦作"相徉"。
2.徘徊;盤桓。
1.見"相羊"。
1.見"相羊"。
1.古神話中人名。傳說為共工之臣。亦稱"相柳"。
1.邀請。要,通"邀"。
1.宰相的俗稱。
1.宰相的功業。亦喻巨大的功績。
1.統一;彼此一致。
1.互相依靠。
互相依靠著生活下去祖孫二人相依為命。
1.拱手行禮。
2.交手于胸前為禮。
1.贊禮;司儀。
2.容貌儀態。
1.互相欺騙。
1.互相猜疑。
1.相思;想念。
1.見"相異"。
1.相推崇。挹,通"揖"。
1.互助。
1.相襲;相承。
2.相關;相互依托。
3.價錢便宜。
1.互相承襲,互相促進。
1.相投合,相一致。
1.古時觀測印章篆文以占卜吉兇的方法。
①互相呼應、適應同聲相應|首尾相應|正文作了改動,目錄也要相應調整。②符合一言不相應,文吏以法繩之|出秘書百篇以校之,皆不相應。
1.猶相擾。
1.互相包含。
1.方言。便宜。
1.互相映襯。
互相襯托而顯出情趣桃紅柳綠,相映成趣。
1.相互為用。
1.互相調笑戲謔。
1.《詩.大雅.韓奕》"為韓姞相攸,莫如韓樂。"朱熹集傳"相攸,擇可嫁之所也。"后因以稱擇婿。
2.察看﹑選擇善地。
1.互相指責。
2.相戀。
1.相同。
1.宰相的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