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爬行動物,身體表面有細小鱗片,多數有四肢,尾巴細長,為迷惑敵害,可自行斷掉。雄的背面青綠色,有黑色直紋數條,雌的背面淡褐色,兩側各有黑色直紋一條,腹面都呈淡黃色。生活在草叢中,捕食昆蟲和其他小動物。也叫四腳蛇。
1.
見“蜴蜥”。即蜥蜴。參見“蜥蜴”。
1.出自《上元夜過赴儋守召獨坐有感》詩靜看月窗盤蜴蜥,臥聞風幔落蛜蝛。
2.出自《類說》熙寧中,京師久旱,按古人坊巷以甕貯水,插柳枝泛蜴蜥。小兒呼曰:“蜴蜥興云吐霧,降雨滂沱,放汝歸去?!睍r蜴蜥不能盡得,往往以蝎虎代之,入水即死。小兒更曰:“冤苦冤苦,我是蝎虎,似恁昏沉,怎得甘雨?!?/p>
2.
見“蜴蛇”。南方產的一種小蛇??扇胨帯?/p>
1.出自《嶺表錄異》南土有金蛇,亦名蜴蛇,又名地??。州土出。黔中桂州亦有,即不及黔南者。其蛇粗如大指,長一尺許,鱗甲上有金銀。解毒之功,不下吉利也。
1.從火山或地面裂縫中噴溢出的高溫巖漿。
2.用以喻被壓抑的熾熱的感情。
1.熔化鑄造。
1.見"蠑螈"。
1.亦作"蠑蛍"。
2.兩棲動物。狀如蜥蜴﹐頭扁﹐背黑色﹐腹紅黃色﹐有黑斑﹐四肢短﹐尾側扁﹐生活在水中。
1.鳥獸身上的細毛。借指精致細軟的毛皮。
2.指呢絨等毛織物品。
1.鳥獸貼近皮膚的柔軟細毛。
2.泛指細軟絨毛。
1.鳥獸脫去舊毛﹐換生新毛。喻人因季節而更換服裝。
1.細軟的毛皮衣服。
1.漢孔融﹑王粲和唐王勃﹑李泌的并稱。
1.光明昌盛。
1.明白通暢。
2.暖和舒暢。
3.恬適。
1.見"融暢"。
1.通明透徹。
1.通達。
1.融合;調和。
1.指東北風。
2.祝融之風。指大火。
1.見"融會貫通"。
1.明亮的光。
1.融化和合。
2.和煦;暖和。
3.隨和;調和。
4.和諧。
1.和煦蕩漾。
1.熔化;溶解。
2.融會;融合。
1.融會;融合。
1.融合會通。
2.融會貫通;領會。
1.謂把各方面的知識或道理參合在一起﹐從而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2.融合無隔閡。
1.同"融會貫通"。
1.猶融和﹐和順。
1.融合混和。
1.融通和洽。
1.唐宇文融﹑韋堅的并稱。
1.融合;融會。
1.融合凝聚。語出晉孫綽《游天臺山賦》"融而為川瀆﹐結而為山阜。"
1.溶解﹐融化。
2.消失;消散。
3.通曉了解。
1.猶光亮。
1.融會借鑒。
1.融通明朗。
1.熔化錘煉。
1.融化流動。
1.亦作"螎明"。
2.融通明徹。
1.猶和暖。
1.融合而沒有隔閡抵觸。
1.溫和晴朗。
1.尖頂的高丘。
1.高朗貌。
2.和樂貌。
3.融合貌。
1.形容暖和﹐溫熱。
2.和樂;恬適。
1.見"融融泄泄"。
1.美好艷冶。
1.同"融融泄泄"。
1.同"融融泄泄"。
1.謂曠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