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群眾來信來訪的簡稱。指人民群眾致函或走訪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并要求解決某些問題。
1.非分的盈利。
2.指盈利。
1.猶過分。
1.水滿外流。
1.濃重的露水。
2.指感情的外露。
1.平滿。
2.充滿。
3.驕泰自滿。
1.滿目;目不暇接。
1.猶盛氣。
1.水大貌。
1.過分地希望。
1.過多的盈利。
1.超過額定銷售量。
1.見"溢瀉"。
1.滿而外泄。
1.過甚的言辭。
預防和消滅傳染病的積極措施之一。可使人體產生抗體”,抵抗相應病原體對人體的侵襲,使人不發病或使癥狀減輕。方法是注射或接種菌苗、疫苗、毒素、類毒素或血清制劑。
1.預防某種傳染病的針劑。比喻對人的事先忠告,以免犯錯誤。
1.預先奉承。
2.預先接受。
1.預先付給。
1.事先感覺。
2.事先的感覺。
1.事先通告。
2.指事前發出的通告。
1.謂職掌農耕。
1.預先訂購或購買。特指國家商業機構預先以合同形式向農民訂購農產品,一般先交付定金,等收獲以后按合同收購。
1.對于某種疾病發展過程和最后結果的預測。例如流行性感冒的預后,視并發癥的有無和并發癥的性質而定,單純的流行性感冒預后很好,并發支氣管炎的預后較差﹐并發肺炎的預后最壞,能引起死亡。
1.參加集會。
1.謂參與其事。
1.事先估計或計算。
1.謂參加科舉考試。
1.指官府向民間預先借支各種賦稅。宋代成為加稅之一。
2.指預支谷物﹑俸錢等。
1.指事先覺察可能發生某種情況的感覺。
1.預先決定。
1.預先感覺。
2.預先的感覺。
1.指正式考試之前進行的考試。在預考中鹽參加正式考試的人員。
為大學和學院培養新生的機構之一。或單獨設立,或為大學和學院的組成部分。中國有些高等學校曾設預科,招收初級中學和同等學校的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
1.謂參與殯殮之喪禮。
①事前推測難以預料|我預料這事能成功|非我所能預料。②事前的推測不出老師的預料|當時的預料。
1.預先謀劃。
2.預先考慮。
1.宋代,政府于春季貸款給農民,至夏秋時令農民以綢絹償還,謂之預買。
1.預先計謀。
2.參與計議。
1.猶遇難。
1.事先打算。
1.預先期待。
2.事情發生之前的日期。
1.預先追求。蘄,通"祈"。
1.事先。
1.預支款項。
1.指前一天。
1.見"預選賽"。
1.謂提前放燈供人觀賞。
1.事先顯示。
1.參與其事。
2.干預其事。
1.提前數天預先售賣。
2.讓消費者預先付款訂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