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胰腺,人和高等動物體內的腺體之一,人和部分動物體內的一種腺體:其分泌的胰液起幫助消化的作用,它還分泌一種能調節體內糖類的代謝的激素,即胰島素。人的胰形似牛舌,位于胃的后下方,也叫胰臟。舊稱膵(cuì)臟。
1.
夾脊肉。
1.出自《聞喜縣中早發》詩脯臘膎胰非不飽,未免秋風刮面思莼羹。
2.
人或高等動物體內的腺體之一,在胃的后下方,形狀像牛舌。能分泌胰液,幫助消化,又能分泌胰島素,調節體內糖的新陳代謝。也稱胰腺,舊稱膵臟。
1.出自《格物粗談?飲饌》火腿用豬胰二個同煮,油盡去。
3.
指豬的兩個腎臟之間的脂肪。
1.出自《本草綱目·獸一·豕》??,音夷。亦作胰。一名腎脂。生兩腎中間,似脂非脂,似肉非肉,乃人物之命門,三焦發原處也。肥則多,瘦則少,蓋頤養賴之,故謂之??。
1.《歲華紀麗》卷三引漢應劭《風俗通》"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后以"驅鵲營橋"指七夕的傳說。
1.謂揮灑筆墨。
1.驅迫攪擾。
1.趕走,使散開。
2.消除;排除。
1.驅除清掃。
1.打死。
1.指神助秦始皇驅趕山石下海造橋的典故。
1.見"驅扇"。
1.亦作"驅煽"。
2.驅策煽動。
1.毆打致傷。
1.驅趕牲畜跋涉。
1.驅遣神靈。
1.指神助秦始皇驅石造橋的典故。典出《藝文類聚》卷七九引晉伏琛《三齊略記》"始皇作石橋﹐欲過海觀日出處﹐于時有神人﹐能驅石下海﹐城陽一山石﹐盡起立……云石去不速,神人輒鞭之,盡流血,石莫不悉赤。"
1.指造橋的神奇技藝。
1.舉世。
1.驅除暑氣。
1.舊時歲暮迎神賽會以驅逐鬼祟。
1.謂掀起波濤。
2.比喻氣勢磅礴。
1.驅逐滅絕。
1.比喻迅速奔馳。
1.驅馳奔突。
1.驅趕守御。
1.驅趕烏鴉。佛教有驅烏沙彌,指男孩修行者。
1.亦作"驅騖"。
2.猶奔馳。
1.驅逐遷徙。
1.亦作"驅赫"。
2.驅趕嚇唬。
1.先驅。
1.驅除邪祟。
1.見"驅脅"。
1.驅趕。
1.《戰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后以"驅鹽車"喻任賤役。
1.趕羊,驅趕羊群。
2.引申為牧羊。
3.猶治民。語出《史記.五帝本紀》"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唐張守節正義"《帝王世紀》云黃帝夢大風吹天下之塵垢皆去﹐又夢人執千鈞之弩﹐驅羊萬群。帝寤而嘆曰'風為號令﹐執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豈有姓風名后者哉?夫千鈞之弩﹐異力者也。驅羊數萬群﹐能牧民為善者也。天下豈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風后于海隅﹐登以為相。得力牧于大澤﹐進以為將。"
4.比喻容易。
1.漢臣蘇武出使匈奴被禁﹐餐氈嚙雪,持節牧羊,堅貞不屈。見《漢書.蘇武傳》◇以"驅羊舊節"比喻堅貞的氣節。
1.喻以弱擊強。
1.驅逐妖魔。
1.驅逐﹑拉拽。
1.役使。引申為運用。
1.驅趕推送。
1.驅趕奔涌。
1."為淵驅魚"之省。語出《孟子.離婁上》"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驅,同"驅"。比喻驅趕人民群眾投向敵方。
1.驅使;差遣。
2.控制,駕御。
1.驅迫。
1.指喘氣。呿,張口;嗋,閉口。
1.口大張貌。
1.張嘴說不出話的樣子。形容驚懼或理屈。
1.張口舒氣;呼吸。
2.指吟詠。
1.呼吸。唫,同"吟"。
1.亦作"閴爾"。
2.寂靜貌。
1.黑暗無光。
1.亦作"閴寂"。亦作"?寂"。
2.靜寂;寧靜。
3.斷絕;寂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