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癢”。
2.
皮膚或黏膜受刺激,需要搔擦的感覺。
1.出自《禮記·內則》以適父母舅姑之所。及所,下氣怡聲,問衣燠寒,疾痛苛癢,而敬抑搔之。
2.出自《照鏡》詩癢頭梳有虱,風耳炙聞蟬。
3.出自《患疥》詩削爪難甘癢,將身累及兒。
4.出自《三閑集·怎么寫》撫摩著蚊喙的傷,直到它由痛轉癢,漸漸腫成一個小疙瘩。
3.
形容某種難以抑制的強烈愿望。
1.出自《還東》詩窗下興闌初掩卷,花前技癢又成詩。
2.出自《霞箋記·灑銀起釁》昨宵見娉婷模樣,引得我神魂飄蕩,歸家不覺心兒癢。
3.出自《毛陽山上打游擊》兩個月沒有打仗了,同志們都急得手發癢。
4.
指煩亂。參見“癢心”。
1.出自《淮南子·修務訓》嘗試使之施芳澤,正娥眉……則雖王公大人有嚴志頡頏之行者,無不憛悇癢心而悅其色矣。
1.謂設尊只用酒醴,不用玄酒。是禮之簡且古者。玄酒即明水,以其色黑,故稱。
1.旁邊的座位。
2.身邊。
1.即廁籌。
1.大便后用以拭穢之木竹小片。
1.廁所中的坐床。
1.錯雜。
1.廁所。
1.亦作"廁跡"。
2.插足,置身。
1.即廁籌。
1.指操賤役者。
1.置于,列入。
1.便器。
1.置身。
1.交錯裝飾。
1.供人大小便的地方。
1.謂諸物錯雜,充填其中。
1.廁所。
1.匽廁,臭水溝。
1.便器。《史記.萬石張叔列傳》"﹝石建﹞取親中裙廁牏,身自浣滌。"裴髎集解引孟康曰"廁,行清;窬,行中受糞者也。東南人謂鑿木空中如曹謂之窬。"按,《漢書.萬石君傳》顏師古注引孟康注,兩"窬"字均作"牏"。明歸有光《陶節婦傳》"已而姑病痢,六十余日,晝夜不去側。時尚秋暑,穢不可聞,常取中裙廁牏自浣灑之。"清錢謙益《永豐程翁七十壽序》"考其家教,不過使其子孫馴行孝謹,澣廁牏﹑數馬足而已。"一說廁牏指旁室門墻邊的水溝。參閱清王先謙《漢書補注.萬石君傳》。
1.列入。豫,通"與"。
1.側足,置足。
2.比喻參與某種活動。猶言插足。
1.悲痛;凄涼。
2.寒冷貌。
3.懇切。
1.憂傷惆悵。
1.悲痛。
1.哀傷。
1.悲傷不安。
1.哀傷。
2.猶惻隱。
3.懇切。
1.猶悲感。
1.悱惻。謂憂思抑郁。
1.悲痛憂傷。
1.憐恤。
1.哀痛悼念。
1.悲痛凄愴。
1.悲切。
2.懇切。
1.哀憐貌;悲傷貌。
1.悲傷的神情。
1.積滿充塞貌。惻,通"側"。
1.悲傷。
1.憂傷,悲痛。
1.猶惻然。
憐憫惻隱之心。
1.亦作"惻渕"。
2.傷痛。
1.見"惻惐"。
1.把測量后確定的數據﹑情況報告給有關單位。
1.測量。
1.深貌。
2.寒冷貌。
3.疾進貌。
1.測定時間。
1.測定土地的廣狹﹑高低。
2.現作軍事名詞。指炮兵為確定火炮陣地﹐偵察儀器等的坐標和賦予基準射向而進行的測量作業。是統一射擊指揮和確定火炮射擊諸元的基礎。
用于大地測量的衛星。運行在高1000~2000千米的近圓形軌道上。由幾個基準站和一個被測點同時觀測測地衛星,進行大地聯測,可定出基準點和被測點相對于衛星的方位和距離,從而計算出被測點的大地坐標,繪制成地圖和海圖。通過對衛星軌道攝動的測定,還能推算出地球的大小、形狀和地球重力場分布等資料。
在曲面上一個小范圍內,連接兩點的最短的曲線。球面上的測地線是大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