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騐”。
2.
驗證;證實。
1.出自《韓非子·南面》言無端末,辯無所驗者,此言之責也。
2.出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
3.出自《賀慶云表》西北方者,京師所在,土為國家之德,祥見京師之位。既征於古,又驗於今。
4.出自《彭文憲公筆記》候先生舟發,然后歸,無不淚下者。是舉前此所未有,是足以驗先生得人之深也。
3.
憑證;證據。
1.出自《史記·商君列傳》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
2.出自《北齊書·趙起傳》﹝趙起﹞出為兗州刺史,糾刻禁止,歲馀,以無驗獲免。
3.出自《桯史·施宜生》虜法無驗不可行,遂殺一人於道而奪其符,以至於燕。
4.
檢驗;考查。
1.出自《楚辭·九章·惜往日》弗參驗以考實兮,遠遷臣而弗思。
2.出自《寒森曲》殺人是真,吊死是實,何必再驗。
3.出自《和侯協律詠筍》驗長常攜尺,愁乾屢側盆。
5.
效驗;效果。
1.出自《淮南子·主術訓》道在易而求之難,驗在近而求之遠,故弗得也。
2.出自《唐語林·補遺三》崔相慎由廉察浙西,左目生贅肉,欲蔽瞳人,醫久無驗。
3.出自《儒林外史》夫子是從不誤人的,老爺收著,后日必有神驗。
6.
指有功效;靈驗。
1.出自《東坡志林·王元龍治大風方》王斿元龍言錢子飛有治大風方,極驗。
2.出自《我的生活》至于卜卦,我照卜辭判斷,常不靈驗。其他卜辭者常驗,細究他們的判詞,發現的是兩可的騎墻語。
3.出自《平妖傳》娘子!貧道收得些湯火藥,敷上便不痛,瘡??便脫落,屢試屢驗,救了許多人。
7.
征兆;征象。
1.出自《春秋·莊公七年》星隕如雨
2.出自《赴江陵途中寄三學士》詩積雪驗豐熟,幸寬待蠶??。
3.出自《能改齋漫錄·議論》武后之幼,母抱以見袁天綱,紿以男。天綱視其步與目,驚曰:“龍瞳鳳頸,極貴驗也。若為女,當作天子?!?/p>
4.出自《論衡·超奇》方今文人并出見者,乃夫漢朝明明之驗也。
1.謙遜﹐屈己待人。
1.謙遜地表示謝意。
2.謙辭。謙讓﹑推辭。
1.亦作"謙虛敬慎"。
2.虛心﹑恭順而慎重。
1.見"謙虛謹慎"。
1.猶謙弱。需﹐通"懦"。
1.謙遜溫和。
1.謙讓善良。
1.謂謙遜?!吨t》《巽》均為《易經》的卦名。謙﹐謙虛;巽﹐遜讓﹐退讓。
1.謙虛儒雅。
1.謙虛話。
1.器皿用具。
2.兵器與農具。
3.專指武器或農具。
4.比喻人才。
5.才具,才干。 6.重用;使用。
1.才能謀略。
1.亦作"器?"。
2.度量;胸懷。
3.儀表;氣概。
1.形容氣概﹑風度不凡。
1.器重而厚待。
1.器局與風度。
1.猶器度。度量。
1.武器總稱。
2.特指棍棒之類。
3.指帝王所用的儀仗器具。
1.見"器仗"。
1.才識和志向。
1.《管子》中指寓賦役于農田的制度。
1.器局;資質;才識。
2.謂儀器設備。
1.看重;重視。
2.才能。
3.猶質樸,厚重。
1.資質風范。
1.猶棲息。
1.亦作"憩館"。
2.別墅。
1.亦作"憇腳"。
2.歇腳。指行進中的休息。
1.在海峽﹑水道﹑河口或狹窄的港灣內,當漲落潮流交替時,出現短時間近乎停止流動的狀態,稱為憩流。
1.亦作"憩賞"。
2.休息觀賞。
1.熟睡。
1.《詩.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此為周人懷念召伯德政的頌詩◇因以"憩棠"喻地方官的德政。
1.休息。
1.亦作"憇歇"。
2.休息;歇息。
1.歇息。
1.停息。
1.休息飲宴。
1.歇息,休息。
1.蟲名。綠色或黃褐色。頭尖﹐后翅大﹐飛時札札發聲◇肢的腿節和脛節頗長﹐善跳躍。捕執其后肢﹐欲躍不得﹐遂作舂米之狀﹐故俗稱舂米郎。
1.同"掐把"。
2.猶采摘。
1.用力緊緊握住。比喻束縛箝制。
1.用指甲輕按即流出汁水來。形容極稚嫩。
1.唐代對侍御史的俗稱。
1.摘去花木頂端,促使側生旁枝發育繁茂。
2.謂打擊突出者。
3.見"掐尖落鈔"。
1.侵吞克扣經手的錢財。
1.舊時占卜方法之一。以拇指點著其他指節占卜吉兇或推算干支。
2.用拇指點著其他指頭計算。
1.除去前后兩部分。
1.擲骰賭博中一種弄巧作弊的手法。
1.衣服花邊夾縫內鑲入的窄條錦﹑緞邊線。
1.舊時占卜方法之一。以拇指點著其他指節占卜吉兇或推算干支。
2.用拇指輕點其他指頭計算。
1.方言。勒索;克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