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器重而厚待。
1.見"周惶"。
1.亦作"周回"。
2.周圍。
3.環(huán)繞;回環(huán)。
4.循環(huán);反復。
1.普遍賞賜。
1.周急,救濟急難。
1.周濟困急。
1.周年忌日。
1.古代祭典之一。謂遍祭祖先。
1.普遍深入。
2.普遍濕透。
3.猶周到。
1.荔枝品種名。
1.滿六十年。干支紀年一甲子為六十年,故稱。
1.宋代詞家周邦彥與姜夔的并稱。二人皆精于音律,自創(chuàng)新調,為格律詞派的代表。
2.指太姜。
1.謂周圍巡行警戒。徼,巡察。
1.足給。
2.曲折相連。
1.周轉性的借貸,沒有利息。
1.身材特別矮小的人。
2.古代權貴好以朱儒為倡優(yōu)取樂,故亦指朱儒中之充任優(yōu)伶﹑樂師者。
3.借指未成年的人。
4.蹲跪在梁上短柱上的小木人。
1.紅色短襖。為古代大射之服。
1.紅花。
1.五代后梁太祖朱溫排行第三,故稱。
1.桑椹。
1.即朱砂。
1.礦物名。又稱"丹砂"﹑"朱砂"﹑"辰砂"。為古代方士煉丹的主要原料,也可制作顏料﹑藥劑。
2.像朱砂樣的紅色。
1.朱砂記。
1.蘸朱砂墨的毛筆。
1.海棠花的一種。
1.牡丹花的一種。
1.人皮膚上的紅色胎記。
1.鯉魚的一種。
1.用紅色筆畫的判官像。舊時迷信,認為可以辟邪。
1.溫泉名。又稱湯泉。在安徽省黃山。
1.人皮膚上生的紅色小痣。
1.古謂紅色的下衣。
翻譯家。浙江嘉興人。1933年畢業(yè)于杭州之江大學◇任上海世界書局編輯。1941年起專事譯著,共譯出莎士比亞劇本三十一部,建國后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編為《莎士比亞全集》出版。
1.弦樂器上的紅色絲弦。
2.紅色的簾繩。
1.見"朱絲縈社"。
電影導演。江蘇太倉人。畢業(yè)于上海工業(yè)專門學校預科。1927年起先后任華北電影公司和聯(lián)華影業(yè)公司編譯部主任。1946年去香港,參與創(chuàng)建鳳凰影業(yè)公司。曾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影協(xié)理事。一生執(zhí)導故事片七十余部。主要有《慈母曲》、《一板之隔》、《一年計》、《新寡》等。
1.紅色的果實。
元代數(shù)學家。字漢卿,號松庭,燕(今北京附近)人。著《算學啟蒙》和《四元王鑒》各三卷。創(chuàng)造了四元術(多元高次方程組解法)。對垛積術(高階等差級數(shù)求和法)和招差術(有限差分法)都有貢獻。
1.杮子的一種。
1.紅漆棺材。
1.紅色絲帶。古代用以系印章﹑玉佩和帷幕之類。
1.用朱墨書寫的文字。
宋代作家∨幽棲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說海寧(今屬浙江)人。女。善詩、詞,詞的成就較大,風格清新含蓄。有《斷腸詩集》和《斷腸詞》。
1.甘薯的別名。
1.紅色的絲繩。
2.朱弦。用熟絲制的琴弦。
3.借指琴瑟。
1.織有紅格的絹帛或畫有紅格的紙箋。
1.用熟絲制的琴弦。朱﹑練互文為義。借指琴瑟。
1.指琴瑟上的絲弦。
1.見"朱絲弦"。
1.見"朱絲縈社"。
1.亦作"朱絲營社"。亦作"朱繩縈社"。
2.古時迷信,用紅色絲繩纏在土地神像上,認為能助陽勝陰,消除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