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伸展變長。
2.
動詞
(時間)向后推遲。
3.
動詞
〈書〉聘請;邀請。
4.
名詞
(Yán)姓。
5.
動詞
〈書〉及,至。
1.
長;遠。
1.出自《書·召誥》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歷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
2.出自《文選·曹植〈洛神賦〉》延頸秀項,皓質呈露。
3.出自《送靈師》詩同行二十人,魂骨俱坑填;靈師不掛懷,冒涉道轉延。
2.
高。參見“延樓”。
1.出自《淮南子·本經》延樓棧道,雞棲井干。
3.
延續;延長;伸長。
1.出自《左傳·成公十三年》君亦悔禍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獻穆。
2.出自《論衡·感類》已得文王之年,命當自延。
3.出自《長歌行》茲物茍難停,吾壽安得延!
4.出自《憐香伴·聞試》熱宦門非羅雀比,誰延鶴頸把琴窺?
4.
展開;蔓延。
1.出自《荀子·議兵》故仁人之兵,聚則成卒,散則成列;延則若莫邪之長刃,嬰之者則斷;兌(銳)則若莫邪之利鋒,當之者潰。
2.出自《關中詩》微火不戒,延我寶庫。
3.出自《還至梁城作》詩木石扃幽闥,黍苗延高墳。
5.
達到;及于。
1.出自《文選·揚雄〈羽獵賦〉》迺詔虞人典澤,東延昆鄰,西馳閶闔。
2.出自《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公孫淵承籍父兄,世居東裔……葛越布於朔土,貂馬延乎吳會。
6.
引導;引入;迎接。
1.出自《禮記·曲禮上》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進。
2.出自《文選·揚雄〈甘泉賦〉》選巫咸兮叫帝閽,開天庭兮延群神。
3.出自《趙十四兄見訪》詩客來舒長簟,開合延清風。
4.出自《山閣偶書》詩但將松籟延佳客,常帶嵐霏認遠村。
5.出自《原李耳載·兩賢異用》趙公云:“既托深交,事當有密議,非無益公者。”遂延入內。
7.
誘引;引發。
1.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試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
2.出自《秋興》詩著書在南窗,門館常肅肅。苔草延古意,視聽轉幽獨。
8.
聘請;邀請;招攬。
1.出自《史記·趙世家》簡子問其姓而延之以官。
2.出自《桃花源記》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出自《賢良策問》國家比下詔書,以延天下豪俊之士,待之以不次之位。
4.出自《醒世恒言·張孝基陳留認舅》﹝過善﹞卻又慳吝,不肯延師在家,送到一個親戚人家附學。
5.出自《朝議大夫刑部郎中惜抱先生行狀》遼東朱子潁為兩淮運使,延先生主講梅花書院。
9.
連接。
1.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重閨幽闥,轉相逾延。
2.出自《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旌門洞立,延帷接枑,閱水環階,引池分席。
10.
搬運。
1.出自《說苑·正諫》楚莊王筑層臺,延石千里,延壤百里。
2.出自《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詩果木有舊行,壤石無遠延。
3.出自《新唐書·張說傳》延木石,運斧斤,山谷連聲,春夏不輟。
11.
指時間往后推移。參見“延期”。
1.出自《洛陽伽藍記·宣忠寺》婦人生產,有延月者,有少月者,不足為怪。
2.出自《小城春秋》啊!能不能讓他們多延一天?
12.
陳設。
1.出自《魏都賦》延廣樂,奏九成,冠《韶》《夏》,冒《六莖》。
13.
傳播;傳揚。參見“延譽”。
1.出自《獨孤府君墓志銘》名聲垂延,紹德惟克。
2.出自《劉旅皇半刺》詩臨江有節士,東南延名譽。
14.
通“埏”。參見“延道”。墓道。
1.出自《左傳·隱公元年》隧而相見
15.
通“綖”。覆在冕上的布。
1.出自《禮記·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
16.
通“羨”。盈馀。
1.出自《新唐書·南詔傳下·蒙巂詔》至大中十四年,內庫貲積如山,戶部延資充滿。
17.
通“誕”。欺騙。
1.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蘇秦謂燕王》信如尾星,乃不延,不足而益國。
18.
姓。漢有延廣。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下》。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延氏,見《姓苑》。后漢有延岑,又有延蔫……。又《河南官氏志》:可地延氏,改為延氏。
1.美女。
1.妖異之氣。
2.迷信謂人受妖邪蠱惑呈現的氣色。
1.見"妖嬈"。
1.美女。
2.有妖術的人。
1.妖嬈美好。
1.邪神,非正統的神。
1.指災異。
2.妖異之氣。喻黑暗腐朽的統治。
1.旁門左道用以欺人惑眾的法術。
1.亦作"妖僮"。
2.美少年。多指男色。
3.邪惡的小子。對興兵作亂者或侵略者的蔑稱。
1.見"妖童"。
1.指美女。
2.怪異的玩好。
1.怪異荒誕。
2.指怪異荒誕之說。
3.指妖術,旁門左道。
1.猶妖訛。怪誕乖謬。
2.指怪誕乖謬的行為。
1.指怪異﹑反常的事物。
2.妖怪,妖精。
3.不祥之物。
4.指奇巧的器物。
5.有妖術的人。
1.美麗而嫻雅。
1.閑雅。
1.兇兆和吉兆。
2.指顯示災異的兇兆。
1.妖異怪誕。
2.指鬼怪神祟及其桅。
3.能用邪術害人的妖人。
4.喻奸佞之人。
5.猶夭斜。裊娜多姿。
1.古代指預兆災禍的星,如彗星等。
1.裝束奇特,舉止輕佻。多形容女性。
1.見"妖幸"。
1.見"妖兇"。
1.艷麗。
2.指美女。
1.怪誕不經的邪說。
2.猶妄言,胡說。
3.秦漢時罪名之一。
1.以妖異不經之言欺誑﹑煽惑眾人。
1.見"妖艷"。
1.美盛貌。
艷麗皓齒明眸,異常妖冶。也指艷而不正派雖是照人的明艷,卻不飛揚妖冶。
1.修飾,使貌美。
1.反常怪異的現象。
2.鬼怪。
3.美艷奇異。
1.淫靡。多指樂聲。
2.怪誕邪僻。
3.輕狂放浪。
1.謂妖異禍變因人之行為違背常道而產生。
1.古代指天時﹑物類的反常現象。
1.詈詞。舊指以妖言惑眾倡亂的人。
1.艷麗的姿容。
1.茂盛貌。
1.指反常﹑怪異的現象。
1.怪異不正之言。
1.猶惡黨,逆黨。
1.邪道,邪教。
1.怪誕虛妄。
1.不祥的云氣。
1.指反常﹑怪異的事物與現象。
1.怪異之火。
1.以祅異的言行蠱惑人。
1.妖艷的美女。
1.不祥之氣。比喻寇亂。
1.不祥的辭句。
1.謂假冒別家牌號﹑商標﹐以偽亂真﹐從中謀利。
1.初學毛筆字時襯在紙下供描摹的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