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量詞
古代長度單位,一尋等于八尺。也有說七尺、六尺為一尋的。
2.
名詞
(Xún)姓。
3.
動詞
找,搜求。
1.
古代長度單位。一般為八尺。
1.出自《詩·魯頌·??宮》是斷是度,是尋是尺。
2.出自《史記·張儀列傳》秦馬之良,戎兵之眾,探前趹后蹄閑三尋騰者,不可勝數。
3.出自《廣韻·平侵》六尺曰尋。
4.出自《說文通訓定聲·臨部》程氏瑤田云: 度廣曰尋,度深曰仞,皆伸兩臂為度,度廣則身平臂直,而適得八尺;度深則身臂曲,而僅得七尺。其說精核。尋、仞皆以兩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尋亦或言七尺也。
2.
量具。參見“尋引”。
1.出自《梓人傳》所職尋引規矩繩墨……不知繩墨之曲直,規矩之方圓,尋引之短長。
3.
長。
1.出自《方言》尋,長也。陳楚之間曰修,海、岱、大野之間曰尋……自關而西,秦、晉、梁、益之間,凡物長謂之尋。
2.出自《淮南子·齊俗訓》深溪峭岸,峻木尋枝。
3.出自《魏都賦》碩果灌叢,圍木竦尋。
4.
考索;探求。
1.出自《后漢書·章帝紀》每尋前世舉人貢士,或起畎畝,不系閥閱。
2.出自《顏氏家訓·勉學》傳相祖述,尋問莫知源由。
3.出自《嘲鼾睡》詩賦形苦不同,無路尋根本。
4.出自《資治通鑒·宋文帝元嘉六年》豈可不感尋王業,大懼負荷?
5.
重溫;重申。
1.出自《左傳·襄公十八年》冬十月,會于魯濟,尋湨梁之言,同伐齊。
2.出自《秋蘭已悴以根歸學古詩序》輒賦小詩,以尋前約。
6.
連續;經常。
1.出自《思舊賦》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絕而復尋。
2.出自《七召·治化》天瑞磊珂而相尋,地符氛氳而不少。
3.出自《北史·隋紀上·高祖文帝》戰爭相尋,年將三百。
4.出自《八月六日作》詩袁安墜睫尋憂漢,賈誼濡毫但過秦。
7.
尋找;謀求。
1.出自《墨子·修身》思利尋焉。
2.出自《桃花源記》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3.出自《蜀相》詩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4.出自《醒世恒言·三孝廉讓產立高名》曹丕銜其舊恨,欲尋事故殺之。
5.出自《朝花夕拾·范愛農》我想為他在北京尋一點小事做,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沒有機會。
8.
隨著;循著。參見“尋聲”。
1.出自《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令發之日,下之應也猶響尋聲耳。
2.出自《開天傳信記》上嘗問曰:“此胡腹中何物,其大如是。”祿山尋聲應曰:“腹中更無他物,惟赤心爾。”
3.出自《琵琶行》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4.出自《吶喊·阿Q正傳》阿Q尋聲漸漸的尋到趙太爺的內院里。
9.
沿;沿著。
1.出自《六度集經·布施度無極章》普施返其水,旋其本土,尋路布施,所過之國,國無貧民。
2.出自《忍辱度無極章》吾當尋岸下谷,負出之也。
10.
延伸。
1.出自《淮南子·齊俗訓》譬若水之下流,煙之上尋也。
2.出自《老學庵筆記》司馬溫公有五字云: 煙曲香尋篆,杯深酒過花。
11.
依附;依循。
1.出自《悲哉行》女蘿亦有托,蔓葛亦有尋。
2.出自《汴岸曉行》詩驢仆劍裝輕,尋河早早行。
12.
不久;接著;隨即。
1.出自《后漢書·邳彤傳》彤尋與世祖會信都。
2.出自《塞下曲》功勛多被黜,兵馬亦尋分。
3.出自《能改齋漫錄·事始一》自慶歷間,張希文始以圈子標記,禮部因之,頗以為便。元佑復詩賦,嘗加校正,尋又罷。
4.出自《嘯亭雜錄·徐文定公》尋以罪謫為中書舍人,公即抱案牘,持鉛管從事。
13.
用。參見“尋斧”。
1.出自《左傳·莊公二十八年》先君以是舞也,習戎備也。今令尹不尋諸仇讎而于未亡人之側,不亦異乎!
14.
同“巡”。周行視察。
1.出自《西游記》我等尋山的,各人要謹慎堤防孫行者。
15.
姓。晉有尋曾。見《廣韻·平侵》。
16.
引申為追蹤。
1.出自《資治通鑒·魏明帝太和五年》今亮孤軍食少,亦行去矣。懿不從,故尋亮。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