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欺詐。
1.出自《公羊傳·文公三年》晉陽處父帥師伐楚救江。此伐楚也,其言救江何?為諼也。
2.出自《覽古》詩天鑒諒難誣,神理不可諼。
3.出自《遺表》行險徼幸,懷諼罔上,輕動干戈,妄擾蠻夷。
2.
通“萱”。忘記。
1.出自《詩·衛風·淇奧》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2.出自《江漢答孟郊》詩何為復見贈,繾綣在不諼。
3.出自《第三路軍成立紀念歌》救亡壯志永矢兮,弗諼!
3.
引申為停止。
1.出自《紅樓夢》酒盡情猶在,更殘樂已諼。
4.
通“諠”。
1.出自《隸釋·漢衡方碑》國外浮諼。
2.出自《禮記·少儀》軍旅思險
1.佛教語。指講經說法的寺院。
2.特指區別于禪寺和律寺的"教寺"。
1.修舉祀典。
1.講舍﹔講堂。
2.講論肄習。肆﹐通"肄"。
1.謂講習學業﹐誦讀詩書。
1.演習﹔閱軍。
1.講習探索。
在教室或會場的一端建造的高出地面的臺子,人在上面講課或講演。
以社會主義”作為幌子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19世紀60-70年代起開始在德國流行。因其代表人物瓦格納、施穆勒等多為大學教授,他們在大學講壇上宣揚這一思想,故名。他們主張在不觸動資本家利益的條件下,逐步實現社會主義”。
1.講說談論。
1.儒師講學的堂舍。
2.今亦指教室。
3.高僧講經說法的堂舍。
1.講習研究。
1.講演的題目。
2.講解題目。
1.指四周無墻猶如涼亭的講堂。
1.研究貫通。
1.講帷。
1.猶講帷。
1.指天子﹑太子聽講官進講之處。帷﹐指宮室的帷幕。
2.指代為天子或太子進講之職。
3.泛指講壇。
1.講習文獻經典。
2.指經筵講章。
1.謂講求文字工麗并張大其詞。
1.講說討論。
1.講帷。
1.講習武事。
1.古城名。在河南臨漳漳河上。三國魏曹操所筑。宋范成大有《講武城》詩。
1.謂講究禮樂典章。
1.佛教語。講解啟悟。
1.講解剖析。
1.和解息爭。
①講授和學習~班。②研習~學問。
1.講議學習之所。今亦指為傳授某一專業知識而設立的短期速成學習機構。
也作講座”。學者講學或高僧講經的座位。也用以尊稱師長或學者。
1.講授之馀暇。
1.講席之下。
1.講究考校。
1.講究信用﹐睦鄰修好。
1.謀議實行。
1.亦作"講修"。
2.猶講習。
3.謀議修治。
1.指講堂。
1.講述﹔敘說。
1.講說勸勉。
1.講堂。
1.講說宣導。
1.講解訓釋。
2.講習訓練。
1.謂談經說法。
1.講經﹑講學的處所。
2.特指天子的經筵。
對聽眾講述有關某一事物的知識或對某一問題的見解登臺~ㄧ他的~很生動。
1.講說宣揚。
1.研習學業。
2.指經筵講讀。
1.講論六藝。
1.比喻起重要作用的杰出人物。
1.猶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