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上漆;把漆涂在器物上。
1.
亦作“髤”。
2.
赤黑漆;漆。
1.出自《儀禮·鄉射禮》楅髤橫而拳之。
2.出自《游山》詩僧廬頗新鮮,丹髹晃朝曦。
3.出自《黔書·革器》以木張之,以嚙定之,以刀削之,而后膏以福髹焉。
4.出自《蕙風詞話續編》閨人時妝,鬒發覆額,如黝髹可鑒。
3.
指赤多黑少之色。
1.出自《周禮·春官·巾車》駹車雚蔽,然??髤飾。
4.
以漆涂物。
1.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客有為周君畫?者,三年而成,君觀之,與髹?者同狀。
2.出自《史記·貨殖列傳》木器髤者千枚。
3.出自《羊城晚報》用油漆髹墻壁,最耐久美觀。
4.出自《本草綱目·木二·漆》漆本作漆,木汁可以髤物,其字象水滴而下之形也。
5.出自《訄書·述圖》西方軍有勝負,必髤而畫之。
6.出自《東村事件》青色的,送著一陣陣松枝的香味的煙,跑在火舌的上邊,舐著髹有黑球的灶口的唇緣,飛速的往上飛去。
5.
引申為涂刷。
1.出自《花城》寺前的照壁上,“寒山寺”三個大字,新髹了金,光彩耀目,字體蒼勁而古樸。
6.
亂發。
1.出自《送二郎君歸長安》詩荷衣曉掛慚官吏,菱鏡秋窺訝鬢髹。
2.出自《隱居通議·詩歌三》奮髹??目起媻娑,眾邪一正將那何。
1.意思或感情含而不露。
1.滋潤養育。
1.潛伏。
2.猶覆蓋。
1.包容延續。
1.包含,含蓄鋪陳。
①能控制情緒的功夫;修養②很有~。②蓄積并保持(水分等)用造林來~水源丨改良土壤結構,~地力。
同‘含義’。
1.猶涵義。
1.包含映照。
1.潛游。
2.浸潤;沉浸。
3.深入領會。
1.原諒。
1.涵養化育。
1.包含,容納。
1.蓄積流水。
1.覆蓋浸潤。
1.寒涼的云氣。
1.微薄的贈品。
1.寒微卑賤。
1.中醫指關節疼痛而皮膚表面無紅﹑熱等癥狀的病。也叫痛痹。
1.給人以清冷感覺的碧色。指代寒涼的碧空。
2.給人以清冷感覺的碧色。指代叢叢濃密的綠蔭。
3.給人以清冷感覺的碧色。指代清冷的湖水。
1.清涼皎潔的璧玉。多喻指月亮。
1.一種鱉肴。
1.見"寒冰"。
1.中醫謂寒氣逼阻于皮膚。
2.對人冷淡;薄情。
3.謂命相不好,福分淺薄。
4.貧寒,不富裕。
5.微薄;不豐厚。 6.微寒。
1.形容凍得僵硬的樣子。
同‘寒磣’。
1.指枯草。
1.寒天的山。
①天冷時不再叫或叫聲低微的蟬~凄切丨噤若~。②蟬的一種,身體小,黑色,有黃綠色的斑點,翅膀透明。雄的有發音器,夏末秋初時在樹上叫。
1.寒天的蟬和凍僵的鳥。比喻默不作聲的人。
1.冷得顫抖的樣子。
1.寒傖。
1.難看;不體面;丟臉。
2.譏笑;揭人短處,使之丟臉。
1.寒天的城池。
1.寒天的鴟鳥。
1.寒天的昆蟲。多指蟋蟀。
2.越冬的蟲。
1.寒秋時的杵聲。杵,搗衣用的棒槌。詩詞中常用以描寫環境的冷落﹑蕭索或思鄉。
1.中醫病名。
1.見"寒窗"。
1.猶寒傖。
1.猶寒磣。難看;不體面。
2.猶寒磣。使羞辱;丟臉;譏笑。
1.謂窮困潦倒之人。
1.指常綠樹木在寒天的翠色。
南極圈、北極圈以內的地帶,氣候寒冷。近兩極的地方,半年是白天,半年是黑夜。
1.謂身世寒微。
1.猶膽寒ˇ怕。
1.寒夜里的孤燈。多以形容孤寂﹑凄涼的環境。
1.凄清的笛聲。
1.古代貴族﹑官員謙稱自己的住宅。
1.指寒賤的地位,低微的官位。
2.陰濕而且溫度較低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