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山洞。
2.
名詞
〈書〉山。
3.
名詞
(Xiù)姓。
4.
名詞
蟲鳥禽獸的巢穴。
1.
山洞;有洞穴的山。
1.出自《爾雅·釋山》山有穴為岫。
2.出自《文選·張協〈七命〉》臨重岫而攬轡,顧石室而回輪。
3.出自《論山》洪谷子云:尖者曰峰,平者曰陵,圓者曰巒,相連者曰嶺,有穴曰岫,峻壁曰巖。
2.
峰巒。
1.出自《歸去來辭》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2.出自《楊柳枝壽杯詞》隔城遠岫招行客,便與朱樓當酒旗。
3.出自《二十二年元旦》詩云封高岫護將軍,霆擊寒村滅下民。
1.如洶涌波濤之讒言。
1.讒毀和諂諛。
2.好讒譖諂諛之人。
1.好讒害人之佞臣。
1.見"讒唇"。
1.猶讒害﹐讒毀。
1.猶讒言。
1.猶讒慝。
1.誹謗詆毀。
1.春秋魯鼎名。
1.讒毀誹謗。
1.亦作"讒妒"。
2.忌妒陷害。亦指忌妒陷害他人的人或話。
1.以讒言攻人之短。
1.讒毀。
1.見"讒貳"。
1.讒害猜疑。
1.讒言誹謗。
1.讒人。
1.見"讒構"。
1.詆毀詬辱。
1.以惡言或咒詛等邪術加害于他人的人。
1.用讒言陷害。
1.讒邪狠毒。
1.猶讒口。
1.進讒毀謗。
1.謂以讒言惑亂視聽。
1.讒毀非議。
1.好讒害人的姬妾。
1.猶讒舌。語本《詩.小雅.大東》﹕"維南有箕﹐載翕其舌。"
1.見"讒嫉"。
1.亦作"讒疾"。
2.讒害嫉妒。
1.讒害排擠。
1.讒毀他人的計謀。
1.讒害忌恨。
1.讒害毀謗。
1.猶讒口。
1.亦作"讒閑"。
2.用讒言離間他人。
1.讒言。讒言如箭矢一樣傷人﹐故稱。
1.讒害毀謗。
1.讒邪刻毒。
1.進讒言的人。
1.說壞話的嘴﹔讒人。
1.見"讒口鑠金"。
1.極言讒言毀賢害能之厲害。謂足使金石為之熔化。
1.進讒之途徑。
1.讒殺。
1.因妒忌而進讒言。
1.讒毀人的計謀。
1.進讒搗亂。
1.誹謗他人謀逆。
2.指進讒的人。
1.指好構陷誣害他人的人。孽﹐通"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