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在里面或下面托上一層。
2.
形容詞
襯在里面的。
3.
動詞
陪襯;襯托。
4.
名詞
墊在衣裳、鞋帽等某一部分里邊的布制品。
5.
動詞
〈方〉幫助。
1.
外衣內的單衫,內衣。參見“襯衣”、“襯衫”。
1.出自《玉篇·衣部》襯,近身衣。
2.
謂穿在外衣里面。
1.出自《水滸傳》襯著錦繡緋紅袍。
2.出自《歸潛志》曾著麻鞋見天子,敢將道服襯朝衣。
3.出自《明史·輿服志二》襯用深衣,玉色。
3.
襯托;陪襯。
1.出自《杏花》詩好折待賓客,金盤襯紅瓊。
2.出自《和周廉彥》天光不動晚云垂,芳草初長襯馬蹄。
3.出自《二馬》馬威把窗子開開,一縷陽光正射在她的頭發上,那圈金光,把她襯得有點像圖畫上的圣母。
4.
相幫,幫助。
1.出自《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眾光棍從旁襯道:“相公,何如?可是我們不說謊么。”
2.出自《燕京歲時記·封臺》評書抵掌而談,別無幫襯。
5.
襯墊;湊近。
1.出自《西游記》那馬斜伏地下睡哩。呆子一頓腳踢起,襯在肚下,等了半會,全不見撒尿。
6.
通“嚫”。布施。參見“襯施”。
1.出自《續齊諧記·犀導》潛后以此導上晉武陵王,王薨,以襯眾僧。
7.
引申為貼身。
1.出自《燕臺》詩夾羅委篋單綃起,香肌冷襯琤琤珮。
2.出自《初刻拍案驚奇》﹝吳大郎﹞輕輕的脫了衣服,吹息了燈,襯進被窩里來。
8.
指附在衣服某一部分里面作為襯墊的東西。
1.出自如:領襯;袖襯。
依靠發動機帶動旋翼產生升力和推進力的飛機。能垂直起落,向前、后、左、右飛行,空中懸屯原地轉彎。可廣泛用于運輸、救護、空降作戰、偵察、反潛等。
1.正直之言。
2.正直的名聲。
3.直著嗓子。
1.正直如繩墨。
2.指正直的人。
3.以法制裁。
4.喻法制。
1.正直的史官;史官的直筆。
1.當值之使者。
2.猶即使。
1.正直﹑耿直之士。
1.謂值班。
1.隨侍帝王的人員。
2.謂隨侍帝王左右。
1.猶直率。
1.謂目不旁視,一直向前看。
2.謂瞪目正視。
3.謂兩眼發直,瞳人無光。
1.據實書寫。
1.徑直抒發。
1.謂不加掩飾地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1.謂直接記錄。
1.直立。
2.跟"橫"相對。
1.雙雙直豎。
坦率爽快為人直爽|他是個直爽人|他說話挺直爽。
1.筆直而順溜。
1.照實說;坦白直率地說出來。
1.正象。
1.聳立。
1.值夜。
1.總算。
1.佛教僧職。禪宗寺院東序六知事之一。掌營繕耕耘。
1.直的通道。
2.謂直接達到目的;順利獲得成功。
3.謂直截表達。
1.筆直而平坦。
1.耿直。
1.不經中轉,直接上報或下達的公文。
1.守廳。亦指守廳的人。
1.僵直;挺直。
1.徑直;無遮攔。
1.直而中空;直而空。
2.直率;直截。
1.直而中空。
1.謂抵值。
2.徑直。
1.喻莽撞而容易闖禍的人。
1.直統統不拐彎的煙囪。
2.直言唐突。
3.徑直突進。
1.同"直突"。
2.直統統的煙囪。
1.舊時宮中省的值宿警衛。
1.指農歷正月十五日燈節。
1.相當;相同。
1.在供狀上畫押。書狀立后,主管者用朱筆在書首作點,書尾作鉤,表示沒有增減偽造,然后折疊,令供狀人在書背畫押,故稱。
1.宮殿或廟宇里位置在中間的主殿。
1.舊稱對國家有納稅和服役義務的成年人。
1.訂正;改正著作中的謬誤。
1.校訂改正。
2.端正而堅定。
3.佛教語。梵語"三昧"之意譯。謂屏除雜念,心不散亂,專注一境。為八正道之一。
1.《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孔傳"日短,冬至之日。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見,以正冬之三節。"后以"正冬"指仲冬。亦指冬至。
1.直言對答。
2.對偶的一種。用反映同類事物或概念的詞語兩兩相對。
1.清代運送京倉的漕糧,充八旗﹑三營的兵食。
又稱正多角形”。各條邊相等、各個角也相等的多邊形。有同心的外接圓和內切圓,其圓心稱為正多邊形的中心。外接圓的半徑稱為正多邊形的半徑,內切圓的半徑稱為正多邊形的邊心距,每一邊所對的外接圓的圓心角稱為正多邊形的中心角。
各個面是全等的正多邊形,并且各個多面角都全等的多面體。正多面體有且僅有五種正四面體、正六面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和正二十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