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干,干燥。
2.
動詞
破曉;天亮。天明。
1.
干;干燥。
1.出自《詩·秦風·蒹葭》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2.出自《送區弘南歸》詩母附書至妻寄衣,開書拆衣淚痕晞。
3.出自《七夕賦贈織女》詩靈津駕鵲將言就,咸池沐發會令晞。
2.
拂曉;天明。
1.出自《詩·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晞,顛倒裳衣。
2.出自《初學記》日昕曰晞。
3.
指明亮。
1.出自《大人先生傳》心惝惘而遙思兮,眇回目而弗晞。
2.出自《與諸道人辨宗論·附竺法綱問》如彼重暗自晞,無假火日。
4.
曝;曬。
1.出自《楚辭·遠游》朝濯發於湯谷,夕晞余身兮九陽。
2.出自《方言》暴五谷之類秦晉之間謂之曬,東齊、北燕、海岱之郊謂之晞。
3.出自《琴賦》夕納景於虞淵兮,旦晞干於九陽。
5.
沐浴;沐受。參見“晞陽”、“晞露”。
1.出自《答張左西》詩仙掌方晞露,靈烏正轉風。
2.出自《五言古意》雙鸞匿景曜,戢翼太山崖。抗首嗽朝露,晞陽振羽儀。
3.出自《天說上》朝菌得濕而生,晞陽而死。
4.出自《文選·謝朓〈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沐發晞陽,未測涯涘;撫臆論報,早誓肌骨。
5.出自《與李舒章求寬侯氏》〔足下〕忠謨雅烈,一視齊觀,起腐草而晞陽,立枯骸而骨肉,恩流百口,光映一時。
6.
消失;逝去。
1.出自《九思·疾世》時昢昢兮旦旦,塵漠漠兮未晞。
2.出自《祀故太尉橋玄文》靈幽體翳,邈哉晞矣!
7.
通“希”。希求;向往。參見“晞冀”、“晞避”。
1.出自《祭亡友文》天不降年,志亦沒地。我輩猶在,尚可晞冀。
2.出自《西疇常言》上智安行乎善,而無所晞避;中人覬福慮禍,故強為善,而不敢為惡。
8.
通“睎”。仰望;遠望。
1.出自《楚辭·王褒〈九懷·危俊〉》晞白日兮皎皎,彌遠路兮悠悠。
2.出自《贈顧尚書》詩晞高仰峻,企遠懷幽。
3.出自《體元先生潘尊師謁》上元三年,天皇大帝幸洛都,晞嵩阜。
1.困頓貌。
〈書〉窘迫。
1.亦作"窘蹴"。亦作"窘促"。
2.困迫;局促。
1.見"窘蹙"。
1.猶窘困。
1.窘迫困厄。
1.窮困;貧乏。
1.急迫恐慌。
1.困迫危急;困難緊急。
2.為難著急。
1.窮盡。
1.困迫。
1.急迫惶恐。
1.艱困;窮盡。
1.窮困潦倒。
1.困苦。
1.貧困;窘困匱乏。
1.窘迫困難。
1.逼窄的道路。
1.迫害。
1.拘謹緘默。
1.謂因受阻而為難。
1.匱乏;窮盡。
1.窘迫窮困。
1.窘迫貌;拘束貌。
1.困迫凌辱。
1.困迫為難的神態。
1.窘迫﹐為難。
2.局促﹐不流暢。
1.急迫驚懼。
1.約束;拘謹。
1.偪窄﹐局促。
受窘時的神態他被大家笑得紅了臉,站也不是,坐也不是,顯出一副~。
1.偏窄。
為難、尷尬的樣子他無從辯解,不由得露出了窘相。
1.勢窮而被捕。
1.搜集。
1.阻礙。
1.逼迫驅逐。
1.窘態。
1.熱氣上騰貌。
2.明亮貌。
1.即褧衣。
1.用枲麻類植物纖維織布制成的單罩衣。古代女子出嫁時在途中所穿,以蔽塵土。
1.凹陷的頭頂。
1.集合﹐會合。
1.見"糾案"。
1.亦作"糾按"。
2.彈劾審察。
1.舉發報告。
1.亦作"糾駁"。
2.糾舉駁正。
1.舉發彈劾。
1.亦作"糺曹"。
2.州郡屬官錄事參軍的別稱。職掌糾舉六曹,勾稽失謬。
①繞在一起問題~不清。②搗麻煩~不休 ㄧ我還有事,別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