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干,干燥。
2.
動詞
破曉;天亮。天明。
1.
干;干燥。
1.出自《詩·秦風·蒹葭》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2.出自《送區弘南歸》詩母附書至妻寄衣,開書拆衣淚痕晞。
3.出自《七夕賦贈織女》詩靈津駕鵲將言就,咸池沐發會令晞。
2.
拂曉;天明。
1.出自《詩·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晞,顛倒裳衣。
2.出自《初學記》日昕曰晞。
3.
指明亮。
1.出自《大人先生傳》心惝惘而遙思兮,眇回目而弗晞。
2.出自《與諸道人辨宗論·附竺法綱問》如彼重暗自晞,無假火日。
4.
曝;曬。
1.出自《楚辭·遠游》朝濯發於湯谷,夕晞余身兮九陽。
2.出自《方言》暴五谷之類秦晉之間謂之曬,東齊、北燕、海岱之郊謂之晞。
3.出自《琴賦》夕納景於虞淵兮,旦晞干於九陽。
5.
沐浴;沐受。參見“晞陽”、“晞露”。
1.出自《答張左西》詩仙掌方晞露,靈烏正轉風。
2.出自《五言古意》雙鸞匿景曜,戢翼太山崖。抗首嗽朝露,晞陽振羽儀。
3.出自《天說上》朝菌得濕而生,晞陽而死。
4.出自《文選·謝朓〈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沐發晞陽,未測涯涘;撫臆論報,早誓肌骨。
5.出自《與李舒章求寬侯氏》〔足下〕忠謨雅烈,一視齊觀,起腐草而晞陽,立枯骸而骨肉,恩流百口,光映一時。
6.
消失;逝去。
1.出自《九思·疾世》時昢昢兮旦旦,塵漠漠兮未晞。
2.出自《祀故太尉橋玄文》靈幽體翳,邈哉晞矣!
7.
通“希”。希求;向往。參見“晞冀”、“晞避”。
1.出自《祭亡友文》天不降年,志亦沒地。我輩猶在,尚可晞冀。
2.出自《西疇常言》上智安行乎善,而無所晞避;中人覬福慮禍,故強為善,而不敢為惡。
8.
通“睎”。仰望;遠望。
1.出自《楚辭·王褒〈九懷·危俊〉》晞白日兮皎皎,彌遠路兮悠悠。
2.出自《贈顧尚書》詩晞高仰峻,企遠懷幽。
3.出自《體元先生潘尊師謁》上元三年,天皇大帝幸洛都,晞嵩阜。
1.懷藏抱負。
1.積聚;深藏。
1.積聚;堆積。
2.指邪惡。
1.見"藴櫝"。
1.包含。
2.邏輯名詞。判斷中前后兩個命題互為條件的關系叫"蘊涵"。表現形式是"如果……則……"。
1.蘊藏;積聚。
2.指郁結在心中的某種思想感情。
1.見"藴藉"。
1.郁結。
2.凝聚;蘊積。
1.亦作"藴籍"。
2.寬厚而有涵養。
3.謂含蓄而不顯露。
4.蘊藏。
1.暑氣郁結而隆盛。
2.引申為熾盛;顯赫。
3.積累。
1.蓄積;醞釀。
2.含蓄。
1.積聚。
1.蘊藏;積蓄。
2.指蘊藏的思想﹑感情等。
1.盛貌。
2.深厚貌。
1.水草名。
2.辭藻。
1.積聚。
2.指郁積在內心的思想感情。
1.古代主治皮革鼓木的工匠。
1.治皮革使之張開平直。
1.光明貌。
1.猶匝洽。謂普遍沾被風化。
1.滿座。
1.謂滿一個月。
1.遍地。
1.曲折回旋。
1.圍欄。
1.滿一年。
1.遍及。
1.猶言及時。
2.滿一季。
1.滿一年。
1.滿十天。
1.眨眼。比喻極短的時刻。
1.猶言扎營。
1.滿一個月。
1.咂嘴。用舌尖抵住上腭發出聲音,表示贊美﹑羨慕﹑驚嘆等多種感情。
1.整齊貌。
1.以舌抵齒﹑兩唇上下作聲,表示贊嘆等。
1.猶吮吸。
1.吸飲。
1.指婦女的乳房。
1.體會;品辨。
1.亦作"咂囓"。
2.叮咬。
1.見"咂嚙"。
1.吸吮。
1.象聲詞。指嘴在吮吸時發出的響聲。
2.謂使嘴發出響聲。
3.指婦女的乳房。
1.猶叮咬。
1.亦作"咂嘴弄唇"。亦作"咂嘴咂舌"。亦作"咂嘴舔唇"。
2.形容貪吃的饞相。
3.表示食物味道美好。
4.表示驚奇或為難。
1.見"咂嘴弄舌"。
1.見"咂嘴弄舌"。
1.逼迫。
1.擠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