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棽棽”。〈書〉形容繁盛茂密。
1.
繁密,繁盛。參見“棽麗”、“棽鐘”。
1.出自《說文·林部》棽,木枝條棽儷也。
2.出自《文選·班固〈東都賦〉》鳳蓋棽麗,和鑾玲瓏。
3.出自《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六·唐祀九宮貴神樂章》天門啟扃,日馭飛蓋,煥兮棽離,儐兮暗靄。
4.出自《宋堅齋刑部齋中觀南巡圖恭紀》詩城郭村墟各鱗次,星旃翟葆紛棽麗。
1.猶任意。姿,通"恣"。
1.姿勢;姿態。
1.儀容,器宇。
1.猶妙語。
1.姿貌,風韻。
1.亦作"姿制"。
2.姿態;儀容。
3.指弄姿態。
1.天資;稟賦。
2.謂形貌。
1.容貌舉止。
2.美好的姿態。
1.形貌。
1.美麗動人的樣子。
1.財貨珍寶。貲,通"資"。
1.做買賣的本錢。貲,通"資"。
1.錢財。貲,通"資"。
1.猶貨帛。貲,通"資"。
1.細麻布。貲,通"?"。
1.賬簿。
1.錢財,財物。貲,通"資"。
1.儲藏的財物。貲,通"資"。
1.財產。貲,通"資"。
1.積蓄,儲備。貲,通"資"。
1.錢財費用。貲,通"資"。
1.資助,供給。貲,通"資"。
1.富戶。貲,通"資"。
1.財物。貲,通"資"。
1.資財貨物。貲,通"資"。
1.積聚的財物。貲,通"資"。
1.計量;計算。
1.賦稅。
1.《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以貲為郎,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非其好也。"謂因家富資財而被朝廷任為郎官◇即稱出錢捐官的人為"貲郎"。貲,通"資"。
1.資力。貲,通"資"。
1.亦作"貲糧"。
2.糧食。泛指錢財糧食。貲,通"資"。
1.古時對匈奴的蔑稱。
1.細麻布。貲,通"?"。
1.錢袋。指錢財。貲,通"資"。
1.漢代對未成丁者所征收的人口稅。
1.給資遣送。貲,通"資"。
1.錢財。貲,通"資"。
1.放錢財的箱子。借指資財。貲,通"資"。
1.向使用者收取罰款的土地。
1.漢代朝廷規定的納官錢數。貲,通"資"。
2.計算。
1.見"貲橐"。
1.亦作"貲槖"。
2.裝財物的袋子。借指財物。貲,通"資"。
1.資財物品。貲,通"資"。
1.財物器械。貲,通"資"。
1.積蓄的錢財。貲,通"資"。
1.本指西漢時,除有市籍的商人外,凡向政府繳納一定資財的,可到京師長安等候政府選用◇凡出錢捐官都稱"貲選"。貲,通"資"。
1.財產;產業。貲,通"資"。
1.錢財費用。貲,通"資"。
1.即貲郎。
1.資產財物。貲,通"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