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分裂;裂開。
2.
動詞
(花朵)綻開。
1.
裂開;分裂。
1.出自《淮南子·本經訓》天旱地坼。
2.出自《登岳陽樓》詩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3.出自《在一個星期天里》灌得遲了,太陽一照,秧田會開坼。
2.
特指植物的種子或花芽綻開。
1.出自《易·解》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2.出自《感懷弟妹》詩今日春氣暖,東風杏花坼。
3.出自《老殘游記》故甲辰以后為文明芽滋之世,如木之坼甲,如筍之解籜。
3.
裂紋。
1.出自《周禮·春官·占人》凡卜簭,君占體,大夫占色,史占墨,卜人占坼。
4.
指縫,裂縫。
1.出自《太平廣記》焦湖廟有一柏枕,或云玉枕,枕有小坼。時單父縣人楊林為賈客,至廟祈求。廟巫謂曰:“君欲好婚否?”林曰:“幸甚。”巫即遣林近枕邊,因入坼中。
5.
拆毀。
1.出自《御史臺上論天旱人饑狀》至聞有棄子逐妻,以求口食,坼屋伐樹,以納稅錢。
6.
崩落。
1.出自《中書耶律公挽詞》忽報臺星坼,仍傳薤露新。斯民感無極,灑淚叫蒼旻。
1.尋找。
2.索取。
1.謂追求美名。
2.謀求功名。
1.謂訪求民間疾苦。
1.古代祭祀前,經挑選,將以其毛為卜之牛。《周禮.地官.牛人》"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職人而芻之。"孫詒讓正義"惠士奇云凡祭祀﹐前三日擇牲﹐君召牛納而視之﹐擇其毛而卜之﹐是為求牛。求﹐猶擇也。"一說﹐求牛謂繹祭所用之牛。見賈公彥疏。
1.尋求配偶。
1.希求媲美。
2.尋求配偶;請求婚配。
1.見"求聘"。
1.亦作"求娉"。
2.男方請求女方許婚。
1.請求;乞求。
2.乞討。
1.亦作"求諐"。
2.反省己過。
3.求諫己過。
1.見"求愆"。
1.請求結為姻親。多用于男家向女家。
1.謂請求親友接濟。
1.請求對方答應要求或給予寬恕。
1.索要;索取。
2.尋求選取。
1.企求保全名位﹑性命﹑事業等。
2.要求完美無缺。
苛求別人完美無缺對青年人不能求全責備。
1.乞求饒恕。
1.羅致人才。
2.請求別人。
1.語本《論語.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伯夷叔齊讓國遠去,恥食周粟,終于餓死,孔子謂其求仁而得仁,無所怨◇多用為適如其愿之意。
1.取悅。
1.謂到處求人。
1.見"求信"。
1.尋訪神仙。
2.謂向神祈禱。
1.設法活下去;謀求生路。
1.謂因謀求活命而有傷仁德。語本《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指古代官方派人搜集民間歌謠,供統治者察風俗人情,知施政之得失。也叫采風﹑采詩。
2.謂尋覓詩句。
1.講求實際。
1.希求出售。
2.指希圖考中,取得功名。
1.追求。思,助詞,用于語末。
1.尋找;搜尋。
2.索取;乞求。
3.探索。
1.見"求田問舍"。
1.破缺損壞。
1.猶缺衽。
1.猶廢缺。
1.鑷子用以拔毛﹐缺口鑷子則不能。故用以比喻一毛不拔的吝嗇鬼。
1.缺失漓薄。
1.短缺遺漏。
1.欠缺﹐不完整。
1.空缺的門類。
1.缺漏錯誤。
1.破損。
1.殘缺倒塌。
1.欠缺﹐不足之處。
1.疏薄詐偽貌。
1.有所不足。
2.缺失。
3.廢弛。
4.猶歉然。
5.延擱。 6.惶恐貌。
1.亦作"缺裧"。
2.謂衣成有意缺襟﹐示有缺陷﹐以啟迪為人應謙遜自持﹐不當自滿。
1.空缺;短少。
1.猶缺失。
1.短缺;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