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蘆葦。
1.出自《詩·豳風·七月》七月流火,八月萑葦。
2.出自《長安夜坐寄懷湖外嵇處士》詩遙思洞庭上,葦露滴漁舟。
3.出自《本草綱目·草四·蘆》北人以葦與蘆為二物,水旁下濕所生者皆名葦。其細不及指大,人家池圃所植者皆名蘆。其干差大,深碧色者,謂之碧蘆,亦難得。然則蘆葦皆可通用矣。
4.出自《紅樓夢》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葦葉,也都覺搖搖落落,似有追憶故人之態。
2.
指用蘆葦編成的小筏子。
1.出自《詩·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3.
引申為小舟。
1.出自《前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2.出自《謙谷上人梯山航海圖》詩葦渡所未到,夢中神已馳。
3.出自《下龍灣》詩興來一葦渡鴻基,倍覺下龍風物奇。
4.
變動貌。參見“葦然”。
1.出自《漢書·王莽傳中》懼然祗畏,葦然閔漢氏之終不可濟。
5.
通“緯”。編織。
1.出自《莊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
2.出自《葉九來鋤經堂序》葦蕭之人至矣,能終為驪龍之睡乎?
1.方言。即無煙煤。
1.舊時星相家稱人的注定孤單的命運。
1.質地堅實致密的木材。如紫檀﹑花梨楠木等統稱硬木。常用于制造高貴木器。
1.以強力對付強力;用真功夫與頑強的對手較量。
2.過得硬;經得起考驗。
3.毫無伸縮馀地。
1.方言。剛強;強硬。
2.方言。理直氣壯;有骨氣。
1.形容堅硬有力。
1.頑強。
2.強行奪走。
1.形容硬而上挺。
1.生硬,不自然。
1.我國傳統建筑雙坡屋頂形式之一。特點是兩側山墻同屋面齊平或略高出屋面。
1.形容態度生硬。
2.猶言活生生。
1.形容說話語氣生硬。
1.方言。健壯結實。
1.確實是;真正是。
2.偏是;就是。
3.勉強地。
1.形容堅硬挺直。
1.硬質的襯里。
1.堅強如鐵的男子。
1.勉強支持。
1.火車上比較簡單的硬質的坐位或鋪位。與"軟席"相對。
1.強行;強制。
1.堅硬剛強的秉性;倔脾氣。
2.不能改變的;不可通融的。
1.銀圓的俗稱。
1.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直譯。
1.指冰雹。
1.剛勁的語言;生硬的詞句。
1.強硬。
2.扎實,不容含糊。
1.堅固的營壘。
2.比喻堅定的立場與意志。
1.正面硬拼的戰斗;雙方實力不相上下,需要付出很大代價才能取勝的戰斗。
1.強硬有力。
2.方言。謂堅牢而有韌性。
1.強有力地替人家撐腰的人。
1.剛強,頂得住。
2.殷實;雄厚。
1.亦作"硬掙掙"。
2.形容堅挺結實。
3.不含糊的,實打實的。
4.剛強;堅決。
1.堅強;有骨氣。
1.又干又硬。
1.剛強正直。
2.生硬地,直截地。
3.挺拔;堅硬而挺直。
1.隨嫁的婢妾。
2.泛指婢妾。
1.寵妾。
1.抗拒兇邪之氣。
1.漢宮苑名。
1.謂以朽索御馬。喻指危險。
1.謂按時日﹑尊卑侍寢于王。
2.古律歷名詞。為夷則二十七律之一。
1.皇帝的簽押。
1.皇帝命設的酒席。
2.喻指帝位。
1.猶龍顏。指皇帝。
1.謂以君王名義所設的宴會。
1.見"御窯"。
1.官署名。掌禁中醫藥,后兼管禮文。
1.喻指帝胄,皇族。
1.宮苑中的池沼。
1.牡丹花名。因其色如君王袍服之色,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