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奇異。
1.出自《管子·任法》無偉服,無奇行。
2.出自《史記·留侯世家》四人者從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須眉皓白,衣冠甚偉。
3.出自《文心雕龍·詔策》魏文帝下詔,辭義多偉。
2.
偉大;卓越。
1.出自《莊子·大宗師》俄而子輿有病,子祀往問之。曰:“偉哉夫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拘也!”
2.出自《祭柳子厚文》富貴無能,磨滅誰記?子之自著,表表愈偉。
3.出自《哭葉軍長希夷同志》詩江漢功更偉,一戰安眾黎。
4.出自《集韻?尾韻》偉,美也。
3.
壯大;盛大。
1.出自《后漢書·耿秉傳》有偉體,腰帶八圍。
2.出自《滕王閣序》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
4.
認為奇異;認為出色;崇敬。
1.出自《東觀漢記·敬隱宋皇后傳》外家出過於道南,聞有兒啼聲,憐之,因往就視。有飛鳥紆翼覆之,沙石滿其口,鼻能喘。心怪偉之,以有神靈,遂取而持歸養。
2.出自《風俗通·十反》叔方雅有高問,遠近偉之。
3.出自《新唐書·盧承慶傳》貞觀初,為秦州參軍,入奏軍事,太宗偉其辯,擢考功員外郎。
4.出自《張逸園家傳》君亡久矣,人方思之,不能忘也。然余尤偉君杖內監僧及不為傅忠勇曲論民田事,為有古人剛毅之風。
5.
姓。漢代有偉璋。見四部備要本《後漢書·蔡邕傳》。
1.出自《續通志?氏族略?七》漢偉璋,光祿勛。
1.木材采伐運輸過程中,匯集﹑堆存和轉運的場所。
1.魯莽冒失的樣子。
1.亦作"楞迦"。
2.山名。梵文lank?音譯。在古師子國(今斯里蘭卡)境。相傳佛在此山說經。
3.指《楞伽經》。梵名。有四種漢文譯本,今存三種。此經提出五法﹑三性﹑八識等大乘教義,后人在詩文中常有征引。
1.僧人用的盛水器。
1.泛指僧人。
1.對禪師的敬稱。
1.見"楞柯柯"。
1.見"楞伽"。
1.稱勇猛的人。
1.物體的邊角或尖角。
2.比喻鋒芒﹑本領。
1.猶傻勁。指人一味蠻干或猛干的精神﹑情緒。
1.形容態度生硬。
1.地面突起的陡坎子。
1.亦作"楞磕磕"。亦作"楞呵呵"。
2.形容發呆的樣子。
1.見"楞柯柯"。
1.凸起顯露貌。
2.象聲詞。
1.梨的一種。
1.謂言談率直而顯得傻里傻氣的樣子。
1.形容蠻橫兇惡的樣子。
1.楊梅的別名。
1.長方木料。
1.驚奇發呆貌。
1.冒失莽撞的人。
1.猶愣怔。
1.失神,發呆。
1.形容動作魯莽。
1.楞頭青。
1.見"楞頭楞腦"。
1.指粗魯莽撞的人。
1.見"楞頭楞腦"
1.形容魯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樣子。
2.形容發楞發呆的樣子。
1.指魯莽的人。
1.冒失的小伙子。
1.佛教禪林古法。自農歷四月十三日至七月十三日九十天中,眾僧要禁足安居設楞嚴壇,每日早晨粥罷,服裝整齊地在壇前集合,諷誦經咒,咒罷,唱摩訶,[行楞嚴會。
1.楞角邊緣。
1.眼睛發直,發楞。表示神志不清或驚恐失措。
1.形容發楞的樣子。
1.發楞,遲疑不決。
1.棱角。
1.謂不正常地直瞪著眼。
1.行走不便;站立不穩。
1.行走失足,踏空受挫。
1.行不進貌。
見〖坐冷板凳 〗。
1.亦作"冷板凳"。
2.常與"坐"連用。舊時清唱的俗稱。
3.常與"坐"連用。舊時比喻私塾教師的清苦職業。
4.常與"坐"連用。比喻清閑冷落的職務或處于無事可為的境地。
5.常與"坐"連用。受人冷遇也叫坐冷板凳。
1.猶言冷酒。
1.謂商品冷門背時,不熱銷。
1.猶冷臉子。
〈方〉冷不防~嚇了一跳。
防蚊蠅、糊窗戶等用的很稀疏的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