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未劈開的囫圇木頭。
1.出自《畫松》詩纖枝無瀟灑,頑干空突兀。
2.出自《說文·頁部》頑,?頭也。
2.
引申為渾圓。
1.出自《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一》聞平樂以下,四顧皆土山,而巉厲之石,不挺於陸,而藏於水矣。蓋山至此而頑,水至此而險也。
3.
愚妄;愚頑。
1.出自《書·堯典》父頑,母嚚,象傲。
2.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胡沈之君幼而狂,陳大夫嚙壯而頑。
3.出自《祭穆員外文》之子畯明,我鈍而頑。
4.出自《與伯懿至臺城·三品石》詩國亡今日頑無恥,似為當年不豫謀。
4.
指愚妄、愚頑的人。
1.出自《書·君陳》爾無忿疾于頑,無求備于一夫。
2.出自《夷堅庚志·石城尉官舍》曾西遷未幾,市頑有不相樂者,訐其與部民趣膝歡飲,興訟于州,擾擾數月乃定。
5.
兇惡。
1.出自《書·益稷》苗頑,弗即工。
6.
指兇惡的人。舊時對某些民族的蔑稱。
1.出自《國語·鄭語》非親則頑,不可入也。
2.出自《豫章行》豈惜戰斗死,為君掃兇頑。
3.出自《徐偃王廟碑》婉婉偃王,惟道之耽,以國易仁,為笑于頑。
7.
堅強;堅硬。
1.出自《平淮西碑》蔡帥之不廷授,于今五十年,傳三姓四將,其樹本堅,兵利卒頑,不與他等。
2.出自《古瓦硯》詩金非不為寶,玉豈不為堅?用之以發墨,不及瓦礫頑。
3.出自《西廂記諸宮調》頑羊角靶盡塵緘,生澀了雪刃霜尖。
4.出自《重游惠山》詩竹爐未改前番火,松石強如我輩頑。
8.
堅持,不懈怠。
1.出自《秋懷詩》尚須勉其頑,王事有朝請。
9.
顏色等深、濃。
1.出自《寒夜》詩九河巨流凍長山,山高微黯石色頑。
10.
厚,老。
1.出自《二刻拍案驚奇》李三頑著臉皮道:“便等我在里頭與賢妹們幫興一幫興也好。”
11.
麻木,動作遲鈍。
1.出自《送張天覺得山字》詩我亦老且病,眼花腰腳頑。
2.出自《過湖駱坑》詩聳肩縮頸仍呵手,無策能溫兩腳頑。
12.
頑敵;頑固派。
1.出自《爆破》于是,我們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則下,開始了反頑斗爭。
2.出自《人民日報》在錯綜復雜的敵、頑、我“三角斗爭”中,他緊緊抓住民族矛盾,正確處理抗日、反頑斗爭與統一戰線的關系。
13.
通“玩”。玩弄;玩賞。
1.出自《酬盧汀諫議》詩杯觴引滿從衣濕,墻壁書多任手頑。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一天晚上,有兩個同事,約著扶乩……那年我在福建,幾個同事也歡喜頑這個,差不多天天晚上弄。
14.
通“玩”。嬉戲;游玩。
1.出自《田家謠》小婦初嫁當少寬,令伴阿姑頑過日。
2.出自《西游記》美猴王道:“你們因何不耍不頑,一個個都潛蹤隱跡?”
3.出自《行路難》佛兒,你不要哭了,媽媽手空了便來抱你下來頑。
15.
通“忨”。貪婪。參見“頑夫”。
1.出自《說文通訓定聲·乾部》頑〔假借〕為忨。《孟子》“頑夫廉”注:“貪也。”
1.猶嘉禾。
1.吉祥安順。
1.祥瑞的圖籍。
1.吉祥的事物;吉祥的物品。
1.謂吉兆相因襲。
1.瑞星,有吉祥征兆的星。
1.同"詳刑"。
2.謂善用刑罰。
1.同"庠序"。
2.謂舉動安詳肅穆。
1.祥瑞的煙氣。
1.吉祥旺盛。
1.吉祥與妖異。
1.吉祥與災異。
2.指妖異。
1.祥瑞的先兆。
1.同"祥霙"。
1.雪的別稱。
1.吉祥安順。
1.吉祥的云彩。
1.古代親喪滿周年的齋戒祭祀。
1.《后漢書.楊震傳》"后有冠雀銜三鳣魚,飛集講堂前。都講取魚進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數三者,法三臺也。先生自此升矣。'"后因以"祥鳣"為稱頌楊姓仕官人家之典。
1.謂預卜吉祥。
1.禎祥,吉祥的征兆。
1.吉祥的靈芝。
1.吉祥福祉。
1.飛塵。
1.猶翱翔。回旋飛翔。
1.猶環抱。
1.詳實廣博。翔,通"詳"。
1.安步,緩步。
1.回旋飛舞。
1.祥瑞之風。翔,通"祥"。
2.晉石崇愛婢名。相傳善別玉聲。見晉王嘉《拾遺記.晉時事》。
1.謂物價上漲。
1.高飛的鴻雁。喻當朝之士。
1.回旋而飛。
1.古代戰爭中發射的飛石。
1.馬廄名。
1.亦稱"翔麟紫"。
2.良馬名。唐貞觀二十一年,骨利干遣使獻良馬,"帝取其異者號十驥,皆為美名曰'騰霜白',曰'皎雪驄',曰'凝露驄',曰'縣光驄',曰'決波騟',曰'飛霞驃',曰'發電赤'……曰'翔麟紫',曰'奔虹赤'。"見《新唐書.回鶻傳下》。亦泛指宮中駿馬或千里馬。
1.見"翔麟馬"。
1.飛鸞。
1.比喻書畫用筆生動矯健。
1.比喻豐贍富麗的文辭。
1.飛鳥。
1.騰踴;上升。
1.高飛。亦指遠行之人。
1.飛鳥。
1.古代的一種禮容。上體稍前傾,張臂細步趨進。
1.高飛貌。
2.神態安詳貌。
1.猶還師。
周詳而確實這樣一個偉大的保衛和平反對侵略的運動不能不有一部翔實的文字紀錄|材料翔實可信。
1.飛翔于天空。
2.謂高聳于天。
1.猶游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