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數詞。千的十倍。
1.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萬。
2.出自《太平御覽》十千謂之萬,十萬謂之億。
3.出自《學林·奉亹萬》似以“萬”為“十千”之數,而“萬”乃代“萬”字者也。
2.
極言其多。
1.出自《詩·小雅·信南山》畀我尸賓,壽考萬年。
2.出自《元和圣德詩》萬牛臠炙,萬甕行酒。
3.出自《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近抵苗鄉,萬山重疊。
3.
指使變成極多。
1.出自《明贈太常卿山東左布政使張公祠碑文》既飭敬祀,以萬斯年。
4.
絕對;一定。
1.出自《柳子厚墓志銘》播州非人所居……且萬無母子俱往理。
2.出自《老殘游記》今年的年,是萬過不去的了。
3.出自《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
5.
舞名。
1.出自《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欲蠱文夫人,為館於其宮側,而振《萬》焉。
2.出自《文心雕龍·樂府》張華新篇,亦充庭《萬》。
6.
指跳《萬》舞。參見“萬舞”。
1.出自《左傳·隱公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宮,將《萬》焉。
2.出自《宋宗廟登歌·開封府君歌》堂獻六瑚,庭《萬》八羽。
7.
極言各不相同。
1.出自《呂氏春秋·貴當》為之必繇其道,物莫之能害,此功之所以相萬也。
2.出自《知性論》世萬其人,人萬其心。
3.出自《意大利建國三杰傳》我國民其猶知愛國乎?雖其地位相萬……而萬其言,而萬其涂,而萬其策,而萬其業……則吾中國立焉矣!
8.
姓。
1.出自《通志?氏族略四》萬氏,姬姓畢萬之后,一云芮伯萬之后。孟軻門人萬章,漢有萬攀。又有吐萬氏改萬氏。
1.供查驗的憑證。
1.為驗尸搭的棚子。
1.檢驗單據﹑憑證。
1.檢驗完畢。
1.指舊時官府調驗平民不動產所有權的契據。
1.檢驗傷情。
1.猶驗看。
1.亦作"驗尸"。
2.檢驗人的尸體,追究死亡的原因和過程。
1.舊時官府中負責檢驗尸體的小吏。
1.檢查核實。
1.檢驗某一事物。
2.指靈驗之事。
1.檢驗察看。
1.檢查試驗。
1.按照一定標準進行檢驗而后收下。
1.查驗數目。
1.檢查運算的結果有無差錯。
1.檢驗查問。
1.檢驗查對。
1.驗問。
1.謂經過證驗與事實相符合。
1.經過檢驗得到證實。
1.查驗處治。
驗證資本”的簡稱。對企業的注冊資本進行驗證的活動。中國公司法規定,公司章程載明的注冊資本繳納足額后,應經法定的驗資機構驗資,并出具證明。公司向國家工商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時應報送驗資證明。
1.左驗,證據。
2.作證,證實。
1.華麗。
1.橫溢超群。
1.光芒照天。
1.豐盛貌。
1.鋪張辭藻。
1.浮夸。
2.鋪張。
流傳民間的通俗簡練而富有意義的固定語句。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1.即偃月陣。半月形的軍陣。
1.古代食品名。
1.強悍,剛猛。
1.壅水的土壩。用于提高上游水位,以便水運或灌溉。
1.筑有堤堰的蓄水池。
1.截水的土堰。
1.見"焰慧地"。
1.亦作"焰段"。
2.金元院本﹑雜劇正劇前附加的一段小故事。
1.光焰;光華。
2.古印度對摩尼珠(即清凈如意寶珠)的別稱。
1.火紅。
1.亦作"焰幻"。
2.謂虛無變滅,如焰如幻。焰和幻是大乘關于"空"的十種譬喻的兩種。見《大日經》等。
1.物體燃燒后的馀燼。
1.佛教語。謂大乘菩薩十地修行中的第四地。在此階次中,菩薩精進道業,斷除思惑,慧性熾盛如焰。
即煙火⑤”(950頁)。
1.亦作"焰口"。
2.《救拔焰口餓鬼經》"﹝阿難﹞即于其夜三更已后,見一餓鬼,名曰焰口。其形丑陋,身體枯瘦,口中火然,咽如針鋒,頭發蓬亂,爪牙長利,甚可怖畏。"后因以"焰口"指稱餓鬼。佛事中有"放焰口"或省稱"焰口",即是施食于餓鬼的儀軌。
1.泛指向餓鬼施食時所誦的經文。有《焰口餓鬼經》﹑《焰口儀軌經》﹑《焰口施食儀》等。
1.正在燃燒的蠟燭。
1.亦作"焰摩"。
2.梵語yamar?j?的譯音。佛教謂主管地獄之王,通常稱為閻羅。
1.亦作"焰摩天"﹑"焰魔天"。梵語suy?ma的略譯。或譯為"夜摩天"﹑"炎摩天"。佛教謂欲界六天之三。此天為風輪所持,居三十三天之上。因用以喻遙遠的去處。
2.指閻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