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馳”。亦作“駞”。
2.
脊背彎曲如駝峰。
1.出自《題四時宮人圖》詩一女淺步腰半駝,小扇輕撲花間蛾。
2.出自《普天樂·嘲湯舜民戲妓》曲覷了你腰駝背曲,說甚么撒正龐甜。
3.出自《晚晴集·空巢》我看他不但背駝得很厲害,眼泡也有點浮腫了。
3.
通“馱”。背負;馱負。
1.出自《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橐駝
2.出自《李鈐轄坐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駝,十千美酒《渭城》歌。
3.出自《古今小說·楊謙之客舫遇俠僧》和尚自駝上搭連禪杖,別了自去。
4.出自《故事新編·補天》給我駝到平穩點的地方去罷。
4.
引申為負債,欠帳。
1.出自《客座贅語·辨訛》今無錢而買人物,徐酬其直者,曰駝。
5.
通“坨”。成塊的東西。
1.出自《天下郡國利病書·廣東下》視鉛駝大小作一淺灰窠,置鉛駝於灰窠內。
6.
方言。取物。
1.出自《俗呼小錄》凡取物,吳下曰擔,江陰曰拿,丹陽等處曰捉,寧波、浙東曰駝。
7.
量詞。相當于坨、塊。
1.出自《續資治通鑒·宋理宗寶慶三年》時諸將多掠子女財帛,耶律楚材獨取書數部,大黃兩駝而已。
2.出自《大波》這件汗褂,我硬是破著氣力在洗,搓了又刷,刷了又搓。你沒看見,退油丹都使了兩駝。
8.
駱駝。
1.出自《后漢書·耿恭傳》建初元年正月,會柳中擊車師,攻交河城……獲生口三千余人,駝、驢、馬、牛、羊三萬七千頭。
2.出自《晉書·索靖傳》〔索靖〕指洛陽宮門銅駝嘆曰:“會見汝在荊棘中耳!”
3.出自《和劉孝叔會虎丘》鶴閑云作氅,駝臥草埋峰。
4.出自《感事》詩竟有危巢燕,應憐故國駝。
5.出自《故事新編·奔月》熊是只吃四個掌,駝留峰,其余就都賞給使女和家將們。
6.出自《周書·鄯善傳》風之欲至,唯老駝知之,即鳴而聚立,埋其口鼻於沙中。
1.各行省的行政長官。
1.省視;觀察。
1.撙節糧餉。
1.體察思考。
1.審察考核。
1.內心自省。
1.減少或減輕刑罰。
1.反省自身的行為。
1.省略形聲字意符的筆畫。傳統簡化漢字方法的一種。如《說文.目部》"省,視也。從眉省,從屮。"又《冓部》"爯,并舉也。從爪,冓省。"
1.反省修身。
1.顧恤;體恤。
1.指吏部的銓選。吏部屬尚書省,故稱。
1.反復省察。
1.唐代吏部郎的別稱。
1.簡單扼要。
1.省視;探望。
1.猶言節衣縮食。指生活節儉。
1.記憶。
1.審察議處。
1.減輕徭役和賦稅。謂施行仁政。
1.簡易;方便。
1.官署之印。
1.省視疾苦。
1.古時一種節油的燈盞。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十"宋文安公集中,有《省油燈盞》詩,今漢嘉有之,蓋夾燈盞也。一端作小竅,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尋常盞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獨不然,其省油幾半。"后以比喻和善易處或膽小怕事的人。
1.明白諭知。
1.宋代禮部試進士第一名稱"省元"。禮部屬尚書省,故稱。又稱省魁。
2.元以后稱分省考試中式的第一名。
1.裁減員額。
1.中樞各省的佐治官員。
1.簡約,簡省。
1.審視;閱覽。
1.眚烖(災)。過失,錯誤。省,通"眚"。
1.古代中樞各省的文書。
1.謂視理公務。
1.宮禁之中。
1.謂省察眾意,考慮周密。
1.謂升遷中樞官職。
1.曉得。
1.檢查并糾正謬誤。訾,通"疵"。
1.謂敘事簡潔,句中無贅字。
1.病名。
1.謂減省吉禮之數。眚,通"省"。
1.災害疾疫。
1.災害。
1.眼病之一。眼睛生白翳。
1.舊時迷信,謂人死后若干天魂要回家,屆時家屬應出避,叫作"眚期"。
1.減罪。眚,通"省"。
1.災害。
1.疾病妖孽。
1.亦作"眚烖"。
2.因過失而造成災害。
1.見"眚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