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聴”。亦作“聼”。
2.
以耳受聲。
1.出自《書·泰誓中》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2.出自《文心雕龍·誄碑》觀風似面,聽辭如泣。
3.出自《霍山賦》靜然而聽,凝然而視,其體當中,如君之毅。
4.出自《臥病書懷》詩結茅倚壁知何日,飽聽一枕松風眠。
5.出自《兒女英雄傳》又道是,路上說話,草里有人聽。
6.出自《小二黑結婚》三仙姑坐在香案后唱,金旺他爹跪在香案前聽。
3.
聽從,接受。
1.出自《詩·大雅·蕩》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聽,大命以傾。
2.出自《戰國策·秦策二》甘茂至魏,謂向壽:“子歸告王曰:魏聽臣矣,然愿王勿攻也。”
3.出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王聽之,割韓垣雍、趙六城以和。
4.出自《送石處士序》無甘受佞人,而處敬正士;無味于諂言,惟先生是聽。
5.出自《圣武記》廣泗又聽奸人所愚,惟恃以卡逼卡,以碉逼碉之法。
6.出自《上海的早晨》我在廠里熟人不少,有事體,他們倒也聽我的話。
4.
審察;斷決;治理。
1.出自《周禮·秋官·小司寇》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2.出自《荀子·王霸》相者,論列百官之長,要百事之聽。
3.出自《縣令王任可試大理評事充節推知縣》夫南面而聽百里,豈輕也哉!
5.
耳目,間諜。
1.出自《荀子·議兵》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國,則將有百里之聽。
6.
等候,等待。
1.出自《周禮·地官·大司徒》正歲,令于教官曰:各共爾職,修乃事,以聽王命。
2.出自《雌木蘭》念其勞役多年,令馳驛還鄉,休息三月,仍聽使用。
7.
耳朵。如:閉目塞聽。
1.出自《金介山詩序》翏翏而為窮苦愁怨之聲,不啻風泉之滿聽矣。
8.
謂美名善譽。
1.出自《太尉喬公碑》遺愛在命,皇哀其命,立石刊銘,莫跡斯聽。
2.出自《楊荊州誄》聽參皋呂,稱侔于張。
9.
指打牌時整副牌基本湊齊,只等最后一張即可和牌的狀態。
1.出自《夜宴》比方今天的牌吧,一副聽六九索的清三番,聽得那么早,偏偏會碰到老毛扣下一張傷心的孤九索。
10.
同“廳”。廳堂。參見“聽事”。
1.出自《世說新語·黜免》大司馬府聽前有一老槐,甚扶疏。
2.出自《無事為福齋隨筆》屋之有廳,所以聽事,故古之廳即作聽。
11.
[英tin]馬口鐵罐。如:聽裝午餐肉;聽裝咖啡。亦用作聽裝物品的量名。如:一聽香煙;一聽奶粉。
12.
聽憑,任憑。
1.出自《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斲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
2.出自《鹽鐵論·疾貪》政教暗而不著,百姓顛蹶而不扶,猶赤子臨井焉,聽其入也。
3.出自《清史稿·圣祖紀三》暹羅米賤,聽入內地,免其稅。
4.出自《反對黨八股》黨八股如不改革,如果聽其發展下去,其結果之嚴重,可以鬧到很壞的地步。
5.出自《北京人》他們硬要買我們的房子,難道我們就聽他們再給一兩萬塊錢,乖乖把房子送給他們嗎?
1.思念之情。
1.悲秋。
1.周初,召公巡行鄉邑,在棠樹下決獄理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身后,人民留著棠樹不伐,作《甘棠》詩懷念他。見《史記.燕召公世家》◇稱賢者或先人所種之樹為"思人樹"。因見樹則思慕其人,故稱。
1.極言文思充沛。
1.省察;考慮。
1.思戀異性的男子。
2.憂思善感之士。
1.琴曲名。相傳為周文王所作。見漢蔡邕《琴操.文王思士》。
1.猶心事。
1.思量籌劃。
1.思考探求。
1.深思。
1.思念故土。
1.三國魏曹植封陳思王,簡稱"思王"。
1.思念想望。
2.思慕向往。
1.亦作"思維"。
2.思量。
3.指想念。
4.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思維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是從社會實踐中產生的。
1.菩提樹的別名。又稱貝多。相傳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沉思坐化成佛,故稱。
①與感性認識”相對。指理性認識,即思想;或指理性認識的過程,即思考。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包括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通常指邏輯思維。②與存在”相對。指意識、精神。
思維借以實現的形式。概念、判斷、推理、證明是不同的思維形式。具有不同結構的判斷形式、推理形式、證明形式也是不同的思維形式。在具體思維中,思維形式和思維內容總是結合在一起的,既不存在沒有思維形式的思維內容,也不存在沒有思維內容的思維形式。但是思維形式對于思維內容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因此邏輯學可以把思維形式抽出來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
1.才思學識。
1.指文學作品的情趣﹑意味。
1.心無邪意;心歸純正。
1.猶理解。
1.杜仲的別名。
1.漢苑名。相傳為漢文帝所建。
①思維活動的結果。屬于理性認識。一般也稱觀念”。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一切根據和符合于客觀事實的思想是正確的思想,它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反之,則是錯誤的思想,它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②想法;念頭他早就有進大學深造的思想。③進行思維活動昨天下午,當代最偉大的哲學家停止思想了。
人們在一定世界觀指導下觀察、研究事物和現象所遵循的規則和程序。是關于主觀反映客觀即認識世界的方法。思想方法與世界觀、認識論是一致的。因世界觀不同存在著不同的思想方法。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是馬克思主義根本的思想方法。
也稱假想實驗方法”。人們按照真實實驗或實物實驗的模式,在已有科學知識基礎上,在思想中將研究對象置于理想化條件或在假想的實驗儀器設備下加以操作,考察其運動變化過程,發現其規律的研究方法。可分為不可物化型和可物化型。
一定階級或一定社會集團的思想觀點的總和。表現形式有政治、哲學、藝術、道德、宗教等。是社會意識的一部分。由社會存在決定并反映社會存在。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存在起著巨大的反作用。不同思想體系對社會發展起著不同的阻礙或推動作用。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是共產主義。
雕塑。法國羅丹作于1880-1900年。原為《地獄之門》組雕的一部分。作品塑造了一個強健有力的勞動男子,痛苦地彎著腰,屈著膝,坐在地獄之門”的上面,右手托腮,嘴咬著自己的手,在為人類的一切煩惱冥思苦想。
1.憂思;思慮。
2.思念之情。
3.思戀愛慕之心。
1.亦作"思元"。
2.研求妙理『張衡有《思玄賦》。
1.尋思,思忖。
1.臺名。
1.希望人臣進言。
1.猶懷疑。
1.想著道義。
2.思辨能力。
3.研求要旨,探究大義。
1.想念。
1.理解;想象。
1.思索尋求。
1.神思縱逸。
1.心思用意。
1.考慮長久之道。
1.思慕詠嘆。
1.悲傷憂愁。
1.考慮范圍。
1.見"思玄"。
1.謂追思先人。
1.相思哀怨。
1.愿意;想望。
1.心神散逸。猶言靈魂出竅。
2.謂神思飛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