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粘(zhān),把一種薄片狀的東西粘在另一種東西上。粘附(跟“揭”相對)。
2.
動詞
靠近,緊挨。
3.
動詞
添補,補助。
4.
名詞
貼補的費用。
5.
量詞
膏藥一張叫一貼。
6.
同“帖”。
1.
以物質錢;典押。參見“貼錢”。
1.出自《說文·貝部》貼,以物為質也。
2.出自《南史·蔡廓傳》百姓楊元孫以婢采芝貼與同里黃權,約生子,酬乳哺直。
3.出自《諫建白馬坂大像疏》亦有賣舍貼田,以供王役。
2.
補償;補貼。
1.出自《西游記》快快的送將出來還我,多多貼些盤費,喜喜歡歡打發老孫起身,還饒了你這個老妖的狗命!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那里本來是人家住著的,不知他怎么和人家商量,貼了幾個搬費,叫人家搬了去。
3.出自《還鄉記》你要劃得來嘛!像前年樣,你爹把飯錢都貼了。
3.
指送與。
1.出自《牡丹亭·訣謁》秀才,你貼了俺果園那里去?
4.
靠近。
1.出自《水滸傳》原來這壽張縣貼著梁山泊最近。
2.出自《徐霞客游記·楚游日記》直北有一穴,低僅一尺,闊亦如之,然其下甚燥而平,乃先以炬入,后蛇伏以進,背磨腰貼,以身后聳,乃度此內洞之一關。
3.出自《上海的早晨》徐守成的耳朵幾乎完全貼到墻上去了,恨不得穿過墻去緊緊抱著舅舅。
5.
喻專注。
1.出自《朱子語類》讀書須將心貼在書冊上,逐句逐字各有著落,方始好商量。
6.
適合;妥當。
1.出自《次韻和長吉上人淮甸相遇》文字皆妥貼,業術無傾攲。
7.
引申為安穏、安定。
1.出自《甕牖閑評》工未畢,而臂疾頓除,安貼如平時。
2.出自《牡丹亭·冥誓》是看上你年少多情,迤逗俺睡魂難貼。
3.出自《花邊文學·倒提》我們的古人,人民的“倒懸”之苦是想到的了,而且也實在形容得切貼。
8.
黏附;張貼。
1.出自《菩薩蠻》詞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2.出自《日本刀歌》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閑雜??與銅。
3.出自《墨畦》姜攪汁,投廣膠,煎作膏子,貼狗皮上,治腳痛,效甚速。
4.出自《“友誼的海洋”》貼別人的大字報也不見得就是發揚民主。
9.
以書或紙充當的夾子。
1.出自《古意》詩啟貼理針線,非獨學裁縫。
2.出自《曲洧舊聞》蜀公與溫公同游嵩山,各攜茶以行。溫公以紙為貼,蜀公用小黑木合子盛之。
3.出自《西廂記諸宮調》一雙春筍玉纖纖,貼兒里拈線,把繡針兒穿。
10.
指箭靶正中心的周圍部分。
1.出自《朱子語類》如人射箭,期於中紅心,射在貼上,亦可謂中,終不若他射中紅心者。
2.出自《金史·兵志》凡選弩手之制……取身與杖等,踏弩至三石,鋪弦解索登踏閑集,射六箭皆上垛,內二箭中貼者。
3.出自《鎖魔鏡》二郎神正射著紅心射貼,忽見正北上一點光明,二郎神又放一箭,正射破了鎖魔鏡也。
11.
謂貼出。參見“貼出”。
1.出自《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每應試,或以筆畫小誤被貼……如題目寫曰字,偶稍狹,即以誤作日字貼。寫己字,末筆偶鋒尖上出,即以誤作已字貼。
2.出自《天雨花》胸中卻沒貨,文章做不出來,隨意寫了幾句之乎者也,不像時文,不像古文,又寫不滿卷子,因此頭場便貼了出來。
12.
即貼旦。參見“貼旦”。
1.出自《南詞敘錄》貼,旦之外貼一旦也。
2.出自《今樂考證·部色》其貼則旦之佐,丑則凈之副,外則末之余,明矣。
13.
副職。
1.出自《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林衡署、蕃毓署、嘉蔬署、良牧署……各有掌署官一員,貼署僉書數員。
2.出自《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盔甲廠……掌廠太監一員,貼廠僉書數十員。
14.
指輔佐,幫助。參見“貼防”。
1.出自《敷陳末議以殄兇酋疏》今目前補救事宜,如調選近地邊腹兵馬,以貼防遼東,堵拒山海。
2.出自《六部成語注解·兵部》貼防:幫助著防守。
15.
柬帖。
1.出自《西游記》用金貼廣招僧眾,侍奉香火。
16.
量詞。
1.出自《度柳翠》母親,將過雙陸來,我和師父打幾貼兒咱。
2.出自《五雜俎·物部三》李以十錢易十貼,尚疑草藥性厲,先以二貼自服之,無恙,旦以攜入。
3.出自《說岳全傳》一貼木排,夾著一隊小船。
17.
方言。拍打。
1.出自《罪惡的黑手》詩誰給你的左腮貼上耳光,頂好連右腮也給送上。
18.
方言。栽種。
1.出自《山鄉巨變》你栽的遲了。是過了白露才貼上的吧!
1.怎奈;無奈。
1.怎奈。
1.爭辯吵鬧。
1.比才能或本領。
2.猶逞能。
3.猶怎能。
1.比歲數的大小。
1.馭馬爭先。指爭競高下。
1.競相逞其奇特。
1.見"爭棋"。
1.亦作"爭棊"。
2.下棋爭勝。
發憤向上,不甘示弱孩子們個個都爭氣,我也沒啥可擔心的了。
1.見"爭先恐后"。
1.賭錢。
1.亦作"爭強"。
2.爭為強者。
1.猶爭強好勝。
1.猶爭強好勝。
1.爭為強者,喜歡取勝。
1.猶爭強,爭勝。
1.競相追求。
2.爭取。
1.競相驅馳。
力求得到或做到;想要什么都得努力去爭取|爭取超額完成指標。
1.謂巡夜搜捕。
1.爭奪權力﹑權益。
1.爭奪權力和利益。
1.見"爭權奪利"。
1.爭吵;叫嚷。
1.猶怎忍。
1.怎么比得上。
2.猶怎奈。
3.猶不如。
1.爭奪桑樹。《史記.吳太伯世家》"初﹐楚邊邑卑梁氏之處女與吳邊邑之女爭桑﹐二女家怒相滅﹐兩國邊邑長聞之﹐怒而相攻﹐滅吳之邊邑。吳王怒﹐故遂伐楚﹐取兩都而去。"后用為邊境不寧的典實。
2.泛指相爭,不禮讓。
1.爭執交涉。
1.競爭勝負。
1.爭奪和防備。
1.指觀點不同的解說。
2.猶爭吵。
1.爭抵死罪。
2.臨死掙扎。
1.怎似。
1.因爭論而訴訟。
1.猶爭訟。
1.猶言爭先。
1.見"爭途"。
1.亦作"爭涂"。
2.搶占道路。亦喻爭奪地位。
1.急流。
1.爭相追逐;爭相驅馳。
1.爭坐位。表示彼此融洽無間,不拘禮節。
1.猶搶前。
2.圍棋術語。搶先手。
1.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1.亦作"爭閑氣"。
2.指無謂的爭吵。
1.猶怎奈。向,語助詞。
1.爭競,計較。
1.差一點;幾乎。
1.差點兒;險些兒。
1.爭奪之心;爭斗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