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扁擔等兩頭掛上東西,用肩膀支起來搬運。
2.
動詞
從若干人或事物中選出適合要求的。
3.
動詞
過分嚴格地在細節上指摘。
4.
名詞
挑子,扁擔和擔在兩端的東西。
5.
量詞
(~兒)用于成挑兒的東西。
1.
挑選。
1.出自《紅樓夢》你不嫌不好,挑兩塊去就是了。
2.出自《沙田水秀》我好奇地,把里面一些新買的東西挑來細看。
2.
挑剔。
1.出自《紅樓夢》你敢挑寶姐姐的短處,就算你是個好的。
2.出自《兒女英雄傳》我的姑奶奶,我可不知道么叫個挑禮呀!
3.出自《暴風驟雨》嗯哪,如今人民軍隊講民主,不興罵人,打人,說得對不對不挑。
3.
以肩擔物。
1.出自《書信?致何白濤(一九三四年六月二十六日)》上市卻好,挑擔者尤能表現他苦于生活的神情,所以用了這一幅了。
2.出自《西游記》這一向爬山過嶺,身挑著重擔,老大難挨也。
3.出自《家》街上很清靜……有一個進城來挑糞的鄉下人。
4.
修長貌。多指身材。
1.出自《紅樓夢》容長臉兒,長挑身材。
2.出自《裕興池里》孟康是個細高挑兒,長脖小腦袋。
5.
量詞。用于成挑兒的東西。
1.出自《比目魚·合巹》丟樵擔,賀婚姻。分貲無別樣,半挑薪。
2.出自《四世同堂》以花為糧的豐臺,開始一挑一挑的往城里運送葉齊苞大的秋菊。
6.
通“佻”。輕佻。
1.出自《荀子·強國》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服不挑。
2.出自《吳道子畫五星贊》歲星居前,不武不挑。
7.
特指大挑。
1.出自《履園叢話·夢幻·陳太守》后卒中式舉人,充教習,館期滿,挑知縣。
8.
引申為承當,帶領。參見“挑頭”。
1.出自《溜冰圓舞曲》他們都在盼著她挑頭兒斗一斗。
9.
量詞。方言。計算耕地面積的單位。一般四挑等于一市畝,也有些地方五挑等于一市畝。
1.出自《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宜賓縣天池鄉集體農業生產合作社是怎樣計劃繁殖耕牛的》全社共有土地兩千五百多挑。
10.
通“佻”。竊取。
1.出自《說文·手部》卻至挑天。
1.稱王﹐稱帝。
1.謂以帝王自居。
1.指賦予人某種稱謂﹐以表明身份。
2.指事物的名稱。
1.舊時征糧﹐在規定數量外﹐為彌補折耗而多收的數量。
1.相當。
1.猶道賀。
1.抗衡﹐不相上下。
1.叫。對人呼喚其身份﹑名稱等。
2.表示被招呼對象的身份﹑地位﹑職業等等的名稱。
1.稱心。
1.稱呼名字。
1.可稱頌的政績。
1.稱病。
1.計算。
1.記述。
1.舉家﹐全家。
1.謂根據家中財力而行事。
1.稱贊夸獎。
1.猶贊嘆。
1.稱許。
1.計算重量。謂計較多少﹑輕重。
1.比喻權衡得失。
1.薦舉﹐推舉。
1.有戰事警報。
1.稱譽舉薦。
2.稱說列舉。
1.叫快﹐喊痛快。
1.舉樂。
1.任力﹐盡力。
1.衡量;估計。
1.稱述標舉。
1.猶稱制。
1.舉兵作亂。
1.稱述;評論。
2.猶稱道。
1.宋蘇軾《敘》"﹝忠恕﹞國初與監察御史符昭文爭忿朝堂﹐貶干州司戶﹐秩滿﹐遂不仕。放曠岐﹑雍﹑陜﹑洛間﹐逢人無貴賤﹐口稱貓。"《宋史.郭忠恕傳》記此事﹐"貓"作"苗"◇因以"稱貓"謂不談政事。
1.稱述美德。
2.稱贊﹐贊美。
1.謂向人獻媚。
1.列舉的物名。
2.稱呼名字。
3.稱號。
1.稱呼姓名。
1.贊許欽羨。
1.衡量才能。
1.相稱。
1.覺得奇怪難得。
1.亦作"稱?"。
2.稱心快意。
1.衡量人情。
1.道賀。
1.秤錘。
1.猶勝任﹐稱職。
1.稱職盡責。
舉杯祝酒聞君出宰洛陽隅,賓友稱觴餞路衢。
1.同"稱觴上壽"。
1.舉杯飲酒﹐表示祝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