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從淺水里走過去,也指從雪地、草地等走過去。
2.
動詞
用犁、鋤等把土翻開以除去雜草并給苗培土。
1.
踩,踏。
1.出自《平原烈火》大洋馬一縱一縱的蹚起漫天塵土。
2.
在淺水中或積雪、泥濘等松軟地面上走過去。
1.出自《駱駝祥子》他咬上了牙,蹚著水不管高低深淺的跑起來。
2.出自《上尉同志》我們撲騰撲騰踏著大雪,蹚出條路,并著肩膀往前走著。
3.出自《艷陽天》他往西走,往北拐,走著,盤算著,忘了淋著雨,也忘了蹚著泥水。
4.出自《清明雨》程敏知道他是從地里回來,鞋子上蹚滿了露水和泥濘。
3.
闖蕩;混。
1.出自《星星草》我們想回老家另蹚一條路子。
2.出自《長夜》在他下水蹚之前,他有個綽號叫“快活籠子”。
4.
翻地除草,并給苗培土。
1.出自《暴風驟雨》八月末尾,鏟蹚才完,正是東北農村掛鋤的時候。
5.
引申為探路。
1.出自《男婚女嫁》他憑著記憶,一步步蹚到門口,伸手一摸,冰冰涼一把大鐵鎖。
6.
特指當土匪。
1.出自《傘》他曾幾次起心下去蹚,僅僅因為想到自己是詩書人家子弟,沒有下了決心。
7.
引申為整治,對付。
1.出自《變天記》常說閻王好見,小鬼難蹚呵。
1.博洽而精深。
2.謂宏博深遠。
1.寬容謹慎。
1.亦作"優升"。
2.榮升,升職。
1.有利于生存者。
2.生育的孩子素質優良。
1.優越,優良。
2.取勝。
3.指勝利。謂勝過他人他方。
4.優惠。
5.優點,長處。
1.指生物在生存競爭中,競爭力強者取勝,得以生存;競爭力弱者失敗,被淘汰。這是達爾文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被錯誤地應用到人類社會上來。
1.春秋晉國優人。曾助晉獻公夫人驪姬殺害太子申生。事見《國語.晉語一》﹑《韓非子.備內》。
2.春秋齊國優人。
1.謂富裕。
1.謂學有余力,然后可以作官。語本《論語.子張》"學而優則仕。"
2.指勝任職務,并有余力。
1.能壓倒對方的有利形勢。
2.指超過同類事物中其他情況的形勢。
1.優異,特別好。
1.即優曇缽花。
1.梵語的音譯。又譯為優曇﹑優曇華﹑優曇缽羅﹑優缽曇華﹑烏曇跋羅。即無花果樹。產印度,我國云南等地亦有生長。其花隱于花托內,一開即斂,不易看見。佛教以為優曇缽開花是佛的瑞應,稱為祥瑞花。
1.優曇缽花如蓮花十二瓣,一開即斂。比喻事物或景象稍現即逝,難得見到。語出《法華經.方便品》"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
1.即阿育王。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國王。曾大力推廣佛教,建筑塔寺。傳布佛經。
2.借指古印度。
1.猶孌童。美好的童子。
2.賣藝的童子,指年幼的優伶。
1.由頭,借口。
1.俳優之輩。
1.謂任事綽有馀力。
1.嘉許慰勉。
1.褒獎的文告。
1.優裕安逸。
1.歌伎和婢仆。
1.優厚的賞賜。錫,賜給。
1.古代指樂舞或以戲謔為主的雜戲。
2.泛指戲曲。
3.指表演樂舞或雜戲。
4.泛指演戲。
1.閑暇。
1.放在他人或他事的前邊。多指在待遇上占先。
1.待遇上占先的權利。
1.亦作"優閑"。
2.閑逸,安閑。
1.優待﹑禮遇賢者。
1.亦作"優賢揚歷"。
2.謂敬重賢才,表揚其事跡。
1.貴顯。
1.宋代太學分外舍﹑內舍﹑上舍三等。內舍生考校成績獲得優等,稱優校。優校生經舍試即可任官。
1.俳優。優人以戲謔為業,其言語動作滑稽可笑,故稱。
2.戲謔,逗人笑。
3.指戲謔之言。
1.品學優良。
1.學行兼優的生員。清制,優行生由學政會同地方官選取。
2.泛指學行兼優的學生。
1.亦作"優幸"。
2.猶優寵。
1.允可而優待之。
1.從優敘功,晉升官職。
1.見"優恤"。
1.豐富的學識。
2.謂學業優異。
1.優美高雅。
1.褒美之言。
1.寬容養護。
2.指厚待﹑優待。
3.謂享受優厚待遇。
4.嬌生慣養。
1.優游。悠閑自得,引申指閑居不仕。
2.優容,寬容。
1.特別優待。
2.特別優厚。
3.特別好。
1.富裕安逸。
1.安閑。
1.寬和貌。
2.豐多美盛貌。
3.安逸;閑適。
4.雍容自得貌。
1.悠閑舒適。
2.謂悠閑地居其中。
3.從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