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正房,高大的屋子。
2.
名詞
高大寬敞,可用于某項活動的房屋。
3.
名詞
指舊時官府中議論政事或審訊案件的地方。
4.
名詞
用于廳堂名稱,舊時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
5.
名詞
用于商店(多為藥店)牌號。
6.
名詞
指同宗但不是嫡親的(親屬)。
7.
量詞
量詞,用于分節的課程、審案的次數等。
8.
名詞
(Táng)姓。
1.
“坣”的今字。亦作“隚”。
2.
建于高臺基之上的廳房。古時,整幢房子建筑在一個高出地面的臺基上。前面是堂,通常是行吉兇大禮的地方,不住人;堂后面是室,住人。
1.出自《詩·唐風·蟋蟀》蟋蟀在堂。
2.出自《禮記·禮器》天子之堂九尺……士三尺。
3.出自《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4.出自《說文·土部》堂,殿也。
3.
指舊時官府議論政事、審理案件的地方。亦稱某些官署為某某堂。某些官員有時也稱為某某堂。如稱尚書為部堂,都御史為都堂,府州縣的正印官為正堂。
1.出自《論衡·物勢》一堂之上,必有論者;一鄉之中,必有訟者。
2.出自《魏都賦》都護之堂,殿居綺窗。
3.出自《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鮮于太守當堂審明,的悉自逃。
4.出自《紅樓夢》老爺明日坐堂,只管虛張聲勢。
5.出自《霞外捃屑·論文下·通籍》然今制內外官引見,部院各堂帶領者,先以粉牌,俗呼綠頭簽,進御。
4.
用于廳事、書齋名稱。舊時亦用于一些人家的名號。
1.出自《靜思堂秋竹賦》靜思堂,連洞房,臨曲沼,夾修篁。
2.出自《夜行船》套曲裴公綠野堂,陶令白蓮社。
3.出自《小五義》有個明遠堂雷家在哪里?
4.出自又如:清紀昀名其書齋為閱微草堂,俞樾名其書齋為春在堂。
5.
用于商店名。如北京有藥店同仁堂、鶴年堂;杭州有藥店胡慶馀堂。
6.
指同祖父的親屬關系。參見“堂房”、“堂兄弟”。
1.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拜見過母親之后,又過來拜見嬸娘,我那一位堂房姊姊也從房里出來,彼此相見。
2.出自又如:堂房兄弟;堂房侄子。
3.出自《舊唐書·韋??傳》己未,封堂兄左金吾將軍,郁林郡公千里為成紀郡王。
4.出自《陔余叢考·堂兄弟》俗以同祖之兄弟為堂兄弟。按《禮經》曰從兄弟,無堂兄弟之稱也。其稱蓋起於晉時。
5.出自《秋》還有淑華底堂兄弟覺英、覺群都在這里。
7.
寬闊平整處。
1.出自《詩·秦風·終南》終南何有?有紀有堂。
2.出自《查勘礦廠情形試行開采疏》礦形成片者謂之刷,??硐寬廣者謂之堂。由成刷而成堂,始為旺廠。
8.
高大。
1.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右平左墄,青瑣丹墀。刊層平堂,設切崖隒。
2.出自《敘嘉定七生》美矣臧矣!麗矣堂矣!毋相忘矣!
9.
量詞。
1.出自《家》他叫四叔寫一堂壽屏準備給他底老友馮樂山送去,慶祝馮樂山底六十壽誕。
2.出自《駱駝祥子》劉老頭子馬上教祥子去請一堂蘋果……蘋果買到,馬上擺好。
3.出自《共產黨的恩情海洋深》社里見我單身三十幾,又幫我討了一堂親。
4.出自《春風》別人這一堂正有課。
10.
地名。
1.出自《詩·鄘風·定之方中》望楚與堂,景山與京。
11.
姓。《韓詩外傳》卷九有堂衣若。
1.出自《廣韻?唐韻》堂,姓。
12.
夯土使高出地面成四方形的屋基。
1.出自《書·大誥》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
2.出自《群經評議·尚書三》古人封土而高之,其形四方,即謂之堂。
3.出自《禮記·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見封之若堂者矣。”
13.
泛指房屋的正廳。
1.出自《玉臺新詠·隴西行》請客北堂上,坐客氈氍毹。
2.出自《贈衛八處士》詩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3.出自《初刻拍案驚奇》小娘子便到堂中走走,如何悶坐在房里?
14.
尊稱他人的母親。如令堂;萱堂。
1.侵入;侵凌。
2.漸增。
1.侵害踐踏。
1.侵奪之地。
1.侵入而使降服。
1.宋代李稷對建于道旁的民舍所強征的稅錢。
1.接近,靠近。
1.侵害損傷。
1.占據。
1.侵害打擊。
1.侵害,剝奪。
2.苛重。
1.侵犯,入寇。
1.被侵害受苦;侵害而使受苦。
1.謂超出某一特定的范圍不加節制。
1.亦作"侵凌"。亦作"侵陵"。
2.侵犯欺凌。
1.見"侵凌"。
1.侵犯擾亂;干犯擾亂。
1.侵犯掠奪。
2.出擊,進攻。
1.以掠奪和奴役他國人民為目的而進行的戰爭。一切侵略戰爭都是非正義的戰爭。
1.欺凌輕慢。
1.見"侵牟"。
1.侵害。
1.侵害,侵犯。
2.非法占有公物或他人之物。
1.侵占吞沒。
1.謂消除事端。
1.衰頹;廢止。
1.罷免;免除。
1.《詩.小雅.無羊》"爾羊來思,其角濈濈;爾牛來思,其耳濕濕。或降于阿,或飲于池,或寢或訛。"后以"寢訛"指牛羊的臥息與活動。
1.丑陋。
1.謂越來越餓,餓極。寢,通"寖"。
1.亦作"寑遏"。
2.擱置;阻止。
1.逐漸繁多。寢,通"寖"。
1.睡覺和吃飯。
1.停止;廢棄;廢除。
1.臥伏。
2.息,滅。
1.近身護衛用的武器。
1.古代帝王日常處理政事的便殿。
2.擱置。
1.擱置;阻礙。
1.亦作"寑宮"。
2.帝王的宮室。
3.指陵寢,陵墓。
4.帝王后妃的宴居之所。
5.泛指內室。
1.人睡在關隘之上,蠶繭曬在日光之下。比喻不得安寧。
1.見"寢閣"。
1.見"寢默"。
1.內室的門。
1.亦作"寢壞"。
2.逐漸廢棄;逐漸敗壞。
1.臥床的帳幔。
1.亦作"寢跡"。
2.隱藏行跡。指隱居。
1.亦作"寑疾"。
2.臥病。
1.猶家祭。古代庶人無宗廟,祭祀在寢室行禮;祭物無牲,謂之薦。
1.睡覺用的東西。
1.寢食;吃住。
2.謂時刻在其中。
1.耒耜等農具放著不用。指農事荒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