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侵占吞沒。
1.美味。
2.味道。
3.引申指苦樂感受。
繁殖;增長十年之間,其滋息不可計|人口滋息。
1.潤澤貌。
1.謂噴涌泉水的洞穴。
1.方言。發(fā)芽。
1.繁殖增生。
1.滋生演變。
滋補養(yǎng)育,提供營養(yǎng)山林川澤之滋養(yǎng),財之所從出也|滋養(yǎng)成林。也指營養(yǎng)物身量大,受累多,應當需要更多的滋養(yǎng)。
1.謂富有營養(yǎng)﹑可以滋補身體的食品或藥品。
1.謂滲透的汁液。
2.汁液滲透。
3.特指唾液。
1.猶復議;重加議論。
1.滋生,增衍。
2.滋養(yǎng)補益。
1.滋補陰虛,為中醫(yī)的一種療法。
1.猶滋生。
1.指肥膩的葷食。
1.繁殖;培育。
1.培植。
2.猶繁茂。
1.增加;增長;增生。
1.美好的滋味或意味。
1.猶滋補。
1.勤勉貌。
2.形容興味很濃的樣子。
3.象聲詞。
1.粗劣的飯食。
1.古代盛在祭器內以供祭祀的谷物。
1.古代祭祀時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飯食。
1.淺紅色的清酒。
1.祭神用的米。
1.古代有帷蓋的車子。既可載物,又可作臥車。
1.輜重車輛。
1.輜車和輟車的并稱◇泛指有屏蔽的車子。
1.泛指有屏蔽的車子。
1.車駕,車子。
1.隨軍物資。
1.車輛。
1.載著物資的車騎。
1.物資器械。
①箱包行李,因載于輜車,故稱終日行,不離輜重。②裝載于車運輸的軍用物資從間路絕其輜重|收拾各項輜重。
1.猶錙銖。比喻極微小的數量。
1.財物。
1.詈語。即嘴臉。
1.見"觜觿"。
1.嘴翹起不高興的樣子。
1.禽鳥的嘴和爪甲。
2.比喻決勝的武力﹑武器或力量。語本漢張衡《東京賦》"秦政利觜長矩,終得擅場。"
1.星座名。即觜觿。星座名。即觜觿。
1.猶口才。
1.某些動物(如魚﹑狗等)頭部向前突出的部分,包括嘴﹑鼻子等。
2.言辭;口氣。
1.亦作"觜■"。亦作"觜衟"。
2.星座名。"觜宿"的早期名稱。
3.大龜。
1.十二星次之一。與十二辰相配為亥,與二十八宿相配為室﹑壁兩宿。其位置相當于現代天文學上黃道十二宮中的雙魚宮。古代傳說主管架屋的星宿。
1.亦作"趑且"。亦作"趦趄"。
2.相前進又不敢前進。形容疑懼不決,猶豫觀望。
3.形容躊躇不定,懷有二心。
4.滯留;盤桓。
5.見"赼雎"。
1.亦作"趦趄囁嚅"。
2.欲進又退,欲言又止。形容奴顏婢膝,畏縮不前的樣子。語本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伺候于公卿之門,奔走于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處穢污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僥幸于萬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為人賢不肖何如也?"
1.亦作"趑趄"。亦作"趑趣"。亦作"趦趄"。
2.猶恣睢。狂妄﹑兇暴;放縱肆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