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詩.小雅.無羊》"爾羊來思,其角濈濈;爾牛來思,其耳濕濕。或降于阿,或飲于池,或?qū)嫽蛴灐?后以"寢訛"指牛羊的臥息與活動。
1.吉慶,幸福美善。
1.即笏﹐手板。
1.《舊唐書.崔神慶傳》"開元中﹐神慶子琳等皆至大官﹐群從數(shù)十人﹐趨奏省闥。每歲時家宴﹐組佩輝映﹐以一榻置笏﹐重迭于其上。"后因以"笏床"為子孫多作顯官的典故。
1.即笏頭帶。宋太宗以之賜大臣。
1.放笏的架子。
1.放笏的袋子。
1.宋人稱方團(tuán)球路花紋為"笏頭"。
2."笏頭帶"的省稱。
1.即球路帶。
1.古代的一種鞋子。頭部高翹﹐形似笏板﹐故稱。
1.鳥名。
1.隨侍皇帝出行至某處。蹕,指帝王的車駕或行幸之處。
1.戶部。戶部掌戶口﹑財賦,故稱。
〈書〉①帝王或官吏的隨從。②隨從;跟隨隨駕~ㄧ~大帥西征。
1.披帶。
1.古時群臣侍衛(wèi)的帝王殿閣。
1.廣而大。
2.光彩鮮明貌。
1.隨侍帝王的車駕。
1.解救。
1.跟隨帝王的臣隸。
1.隨從皇帝出獵。
1.大樓。《墨子.備城門》"若城場,皆為扈樓。"孫詒讓間詁引畢沅曰"《禮記.檀弓》云'毋扈扈。'陸德明《音義》云'音戶。廣也,大也。'"一說扈﹑候音甚相近。扈樓即候樓。見岑仲勉《城守各篇簡注》。
1.即葫蘆。
1.隨侍皇帝的車駕。
1.跟隨皇帝出行。
1.隨侍帝王。
1.隨從帝王逃難的婉詞。狩,打獵。
1.亦作"扈衛(wèi)"。
2.帝王的隨侍護(hù)衛(wèi)。
3.指隨侍護(hù)衛(wèi)帝王。
1.隨從皇帝出行。
1.廣大。冶,通"野"。廣遠(yuǎn)。
1.古代一種捕魚法。
1.護(hù)衛(wèi)。
1.隨從皇帝出游。
1.亦作"瓠芭"。
2.傳說春秋時楚國的著名琴師。
1.見"瓠巴"。
1.《史記.張丞相列傳》"﹝張蒼﹞身長大﹐肥白如瓠。"后以"瓠肥"喻白胖。
1.瓠瓜干。
1.見"瓠子歌"。
1.見"瓠葉羹"。
1.植物名。也稱葫子﹑瓠子﹑夜開花。實圓長﹐首尾粗細(xì)略同﹐可食。
2.星座名。有星五顆﹐在河鼓東。
1.一種盛液體的大腹容器。
2.喻虛有其表。
1.用葫蘆制成的盛器。
1.鷹的別名。
1.見"擊鐘"。
1.打鐘列鼎而食。形容貴族或富人生活奢華。
1.見"擊鐘鼎食"。
1.用兩片竹板擊打成節(jié)拍以合歌﹐猶今快板所用。
1.刺柱。《漢書.叔孫通傳》"群臣飲,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南朝梁江淹《恨賦》"拔劍擊柱,吊影慚魂。"后亦用以指臣下爭功無禮。
1.喻慷慨悲歌之士。
1.叩打。亦喻聲韻鏗鏘。
2.猶打擊﹐攻訐。
1.謂辰星(水星)當(dāng)出現(xiàn)而不出現(xiàn)。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