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悵然自失貌。
1.出自《莊子·天地》怊乎若嬰兒之失其母也,儻乎若行而失其道也。
2.
無思無慮。參見“儻然”。
1.出自《莊子·山木》侗乎其無識,儻乎其怠疑。
3.
偏頗。
1.出自《莊子·天下》時恣縱而不儻,不以觭見之也。
4.
廣大。參見“儻閬”。
1.出自《游仙窟》入穹崇之室宇,步步心驚;見儻閬之門庭,看看眼磣。
5.
或許,也許。
1.出自《史記·東越列傳》余善首惡,劫守吾屬。今漢兵至,眾強,計殺余善,自歸諸將,儻幸得脫。
2.出自《后漢書·楊震傳》帝感震之枉,乃下詔策曰:“……今使太守丞以中牢具祠,魂而有靈,儻其歆享。”
3.出自《思歸引序》儻古人之情,有同於兮,故制此曲。
4.出自《上西府書》故善醫者,未論疾之虛實而先察其受病之處,儻在於此。
6.
倘若;假如。表示假設。
1.出自《三國志·魏志·董昭傳》圍中將吏不知有救,計糧怖懼,儻有他意,為難不小。
2.出自《史通·雜說中》而為晉學者,曾未之知,儻湮滅不行,良可惜也。
3.出自《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儻彼不允我設領事,我亦不準彼招工。
7.
見“俶儻”。卓異不凡。
1.出自《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魯仲連者,齊人也。好奇偉倜儻之畫策,而不肯仕宦任職,好持高節。
2.出自《晉書·張載傳》若夫魁梧俊杰,卓躒倜儻之徒,直將伏死嵚岑之下,安能與步驟共爭道里乎!
3.出自《讀進士試卷》詩故令倜儻士,往往棄堙郁。
8.
見“俶儻”。豪爽灑脫。
1.出自《魏書·陽尼傳》性倜儻,不拘小節。
2.出自《堅瓠六集·幔亭仙》徐季暨弱冠,有才華,倜倘好義,不能俯仰塵俗。
3.出自《客窗閑話·張慧仙寄外詩記》先是,有延陵生者,襟懷倜儻,學究天人。
4.出自《吳祿貞傳》顧祿貞頗倜儻不羈,而良弼則禮法自繩。
9.
見“儻朗”。不明貌。
1.出自《文選·潘岳〈射雉賦〉》忌上風之餮切,畏映日之儻朗。
10.
見“儻朗”。曠達貌。
1.出自《題顏司勛光敏寫照》詩儻朗矜絕世,魁梧洵殊眾。
11.
通“躺”。平臥。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愿聽我說似,這心頭橫儻個海猴兒。
2.出自《賺蒯通》賞我一斗好酒一肩肉,噇的又醉又飽整整儻了半個月。
3.出自《水滸后傳》郭京儻在交椅上只做不見,憑那驛丞磕頭。
12.
通“淌”。流下。
1.出自《馮玉蘭》快把篙子墊住,著上流頭那里儻將下一只船來。
2.出自《女狀元》丈夫在他家吃酒回來,到半夜之時,五竅都儻血,恁從救也救不得,就死了。
13.
通“讜”。參見“儻言”。
1.出自《太師箴》虛心導人,允求儻言。師臣司訓,敢告在前。
2.出自《南史·齊本紀上》詔內外群僚,各進儻言,王公卿士,各舉所知。
3.出自《齊東野語·洪君疇》丞相得君最深,名位已極,儻言之勝,宗社賴之。
1.皇帝的姻親。猶外戚。
1.謂對天帝的祭祀。
1.京都的城門。亦泛指京城。
1.天子的血統。指帝王的子孫。
1.帝王治國之道。
1.古星名。
1.帝王的殿宇。
2.泛指宮苑。
3.指天下,國家。
1.星座名。即紫微垣。
2.京都的城垣。
3.用以指帝都。
1.皇室的世運。
1.帝王的事業。
1.天帝或天子所定的法則。
1.皇都;皇宮。
1.帝王的宗族。
1.上天或皇帝的福佑。
1.皇帝的儀制。
2.指朝廷的法制。
3.君主專制政體。
1.指京都。
1.皇族。
1.傳說中的竹名。
1.《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王逸注"帝子謂堯女也……娥皇﹑女英隨舜不返,沒于湘水之渚。"后即以"帝渚"指湘江。
1.猶皇族。
1.指娥皇﹑女英。傳說為堯的女兒。
2.帝王之子。
1.皇族。
1.天帝和先祖。
1.帝王的輔佐。
1.見"帝座"。
1.猶帝位﹑皇位。
1.帝王的座位。
2.亦作"帝坐"。古星名。屬天市垣。即武仙座α星。
1.兄妻稱弟妻。
1.古代同夫諸妾互稱,年長的為姒,年幼的為娣?!稜栄牛層H》"女子同出謂先生為姒,后生為娣。"郭璞注"同出,謂俱嫁事一夫。"郝懿行義疏"娣姒即眾妾相謂之詞,不關嫡夫人在內。"
2.妯娌。兄妻為姒,弟妻為娣?!稜栄牛層H》"長婦謂稚婦為娣婦,娣婦謂長婦為姒婦。"郭璞注"今相呼先后,或云妯娌。"
1.古時諸侯的女兒出嫁,從嫁共事一夫的妹妹和侄女稱"娣侄"。
1.謂一起飲酒。
1.交替變化;演變。
1.向上級呈送報告。
1.順次補充。
1.由若干人組成的依次傳送情報的哨兵。
1.更替;逐步轉化。
1.驛車。
1.當面交送。
1.謂禪讓。
2.依次繼承。
1.猶依次。
1.依次替代;輪換。
1.環繞的長堤。
1.謂轉移偷盜之物。
1.連續貌。
1.遙遠貌。
1.謂在驛站歇宿。
1.押送。
1.猶遞人。
1.交替更換。
1.漢陸賈有五子,"賈常乘安車駟馬,從歌鼓瑟侍者十人,寶劍直百金,謂其子曰'與女(汝)約過女,女給人馬酒食極欲,十日而更。'"見《漢書.陸賈傳》◇以"遞過"為輪流到兒子家住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