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談話;談論。
1.出自《詩·小雅·節南山》憂心如惔,不敢戲談。
2.出自《九嘆·憂苦》偓促談於廊廟兮,律魁放乎山間。
3.出自《〈五岳山人前集〉序》每與玉叔抵掌而談,相視而笑。
4.出自《日出》好了,你愿意不愿意跟我再談一兩天。
2.
言論;話語。
1.出自《荀子·儒效》慎墨不得進其談,惠施、鄧析不敢竄其察。
2.出自《平淮西碑》大官臆決唱聲,萬口和附,并為一談,牢不可破。
3.出自《澹定集·〈文藝增刊〉辟欄說明》既歡迎老、中年作家的經驗談,亦歡迎青年作者甚至初學寫作者的經驗談。
3.
延譽;稱揚。
1.出自《韓非子·孤憤》學士不因,則養祿薄禮卑,故學士為之談也。
4.
淡,平淡。
1.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老子·道經》故道之出言也,曰:談(淡)呵其無味也。
2.出自《窺詞管見》有以談語收濃詞者,別是一法。
5.
通“覃”。深。參見“談談”。
1.出自《世說新語·賞譽》庾太尉目庾中郎:“家從談談之許?!?/p>
6.
姓。
1.出自《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元年》嶺南酋長馮盎、談殿等迭相攻擊。
7.
戲謔;調笑。參見“談啁”。
1.出自《玉篇·言部》談,戲調也。
1.淳厚質樸。
1.味厚的美酒。
1.酣醉。
①酒味濃烈醇b031O懔搖"詿酒傭睪裰馴風之醇b031!
1.欣喜貌。
1.雜亂。
1.騷亂貌。
1.愚拙戇直。
1.愚笨。
1.亦作"踳駁"。
2.錯亂,駁雜。
1.猶言背道而馳。
1.駁雜錯誤。
1.錯謬雜亂。
1.乖謬愚昩。
1.見"踳謬"。
1.猶乖逆。
1.錯誤。
1.錯亂。
1.猶蠢貨。
1.見"蠢笨"。
1.亦作"蠢坌"。亦作"蠢夯"。
2.愚蠢;笨拙。
3.笨重;粗重不靈便。
1.見"蠢儕"。
1.見"蠢才"。
1.亦作"蠢才"。亦作"蠢材"。
2.詈詞。猶言笨家伙。
1.詈詞。愚蠢的畜生。
1.愚蠢的氣味。
1.騷亂貌。
2.無禮義貌。
3.眾多而雜亂貌。
4.蠕動貌。
5.愚昧無知貌。 6.指愚民﹐愚笨之人。 7.無思無慮貌。
1.蠢蠢而動﹐戢戢而聚。形容動物的愚昧生活。
1.同"蠢蠢欲動"。
蟲子開始蠕動。比喻壞人準備或開始活動侵略者虎視眈眈,蠢蠢欲動,必須提高警惕。
1.蠢蠢而動的﹐聁聁而飛的。泛指一切動物。
1.動擾;騷動。
1.見"蠢迪檢押"。
1.謂行動按法度矯正。
1.出于本性的自然的行動。
2.蠕蠕而動。
3.泛指動物。
4.騷動;擾動為亂。
5.沖動;妄動。
1.猶言一切眾生。
1.形容笨拙粗壯。
1.無知蠢動貌。
1.愚蠢戇直。
1.粗笨的漢子。
1.有勇無謀﹐粗笨強橫。
1.見"蠢笨"。
1.猶粗厚。
1.傻話。
1.詈詞。猶言笨家伙。
1.謂少量聚居。
1.愚蠢的一伙。指犯法者。
1.叛亂;騷動。
1.粗笨丑陋。
1.笨拙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