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平鋪;展布。
1.出自《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梔子》於席上攤而曝乾。
2.出自《南湖二亭落成》詩窗前細雨攤魚網,壁上斜陽曬釣筒。
3.出自《兒女英雄傳》桌上攤著一本帳。
4.出自《卜春秀》小腳婆子走出來,把兩手一攤。
2.
分擔,分派。
1.出自《處分十道朝集使敕》況在豐年,不能招緝,遂使戶多虛掛,人苦均攤。
2.出自《紅樓夢》錢也賺夠了,苦事情又攤不著。
3.出自《李家莊的變遷》原被事主,有理的攤四成,沒理的攤六成。
3.
碰到,遇到。多指不如意的事情。
1.出自呂劇《李二嫂改嫁》就可惜年輕輕無依無靠,攤了個惡婆婆凈折磨她。
4.
把柔軟或糊狀食物鋪成片狀進行煎烤。
1.出自《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各家用黍面棗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攤為煎餅,名曰“薰蟲”。
2.出自《白洋淀紀事·正月》到集上買了一串麻糖,十個柿子,回來自己又攤上幾個爐糕兒。
5.
設在路旁、廣場等處的簡易售貨處。
1.出自《〈元故宮遺錄〉跋》予於萬歷三十六年間,得於吳門書攤上。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店前擺了一個攤,攤上面擺了幾個不知隔了幾天的舊燒餅。
3.出自《銅墻鐵壁》他種了幾坰地,又用復員費辦些零星貨,和婆姨一塊逢集在街上擺小攤。
6.
古代博戲名。參見“攤蒱”、“攤錢”。
1.出自《容齋五筆·俗語有出》今人意錢賭博,皆以四數之,謂之“攤”。
2.出自《孽海花》那人投他所好,和他搖了兩夜攤。
7.
弛緩;軟弱無力;風癱。今字多作“癱”。
1.出自《脈經·平雜病》滑而浮散者攤緩風。
2.出自《西廂記諸宮調》歪著頭避著,通紅了面皮,筵席上軟攤了半壁。
3.出自《普天樂·崔張十六事·母親變卦》曲眼睜睜把比目魚分破,知他是命福如何,我這里軟攤做一垛。
4.出自《西游記》讓他纏兩日,性攤了回去時,我們卻不自在受用唐僧也。
5.出自《新方言·釋言》攤……今人猶言風攤,俗字作癱。攤乃借為弛字。
6.出自《困獸記》他又踉踉蹌蹌退轉來了,攤倒在椅子上。
8.
引申指倒塌。
1.出自《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天攤下來,自有長的撐住。
9.
通“灘”。見“攤簧”。參見“攤簧”。
1.出自《爾雅·釋天》涒灘
10.
量詞。表示概量。猶堆。
1.出自《中國近代反帝反封建歷史歌謠選·長毛到渭南》先破城,后殺官,鄉勇死了一大攤。
2.出自《銅墻鐵壁》糧站左近等候的群眾一攤一攤,比沙家店這小街遇集的日子還要人稠。
1.中藥湯劑處方。
1.熱風。
1.即湯婆。
1.即昫谷。古代傳說日出之處。
1.舊式灶上利用灶火支道燒火的罐兒。
1.屠宰牛﹑馬等大牲畜的場所。
1.抵擋寒冷。
1.滾水與烈火。
2.比喻極端危險的事物或處境。
3.比喻極端焦慮﹑急迫的心情。
1.煮著滾水的大鍋。古代常作刑具,用來烹煮罪人。
2.比喻痛苦的處境。
1.中藥的一種制劑。把藥材加水煎成汁服用。
1.剩湯。
1.溫泉。
1.猶湯網。
1.帶湯的面條。
1.茶水。
1.沐浴。
2.特指為死者沐浴所用熱水等物。
3.泛指其它燙洗用的熱水。
4.指湯沐邑。
1.周代供諸侯朝見天子時住宿并沐浴齋戒的封地。
2.指國君﹑皇后﹑公主等收取賦稅的私邑。
1.《禮記.大學》"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孔穎達疏"湯之盤銘者,湯沐浴之盤而刻銘為戒。必于沐浴之者,戒之甚也。"后以"湯盤"為自警之典。
2.盛菜湯的盤子。
1.即調羹。餐具的一種。
2.炊具。用來舀湯打菜的勺子,有長柄。
1.《孟子.萬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焉……湯使人以幣聘之,囂囂然曰'我何以湯之聘幣為哉?我豈若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哉?'"本謂商湯用禮物聘請伊尹出來做官◇以"湯聘"指官爵利祿。
1.一種煮茶水用的瓶。用鐵﹑瓷或金﹑銀制成。
1.盛熱水放在被中取暖用的扁圓形壺,用銅錫或陶瓷等制成。
1.煮茶的釜器。
1.《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后因以"湯去三面"泛言普施仁德。
1.湯藥和丸散。常泛指藥。
1.謂生病發高燒。
1.聚會飲茶之稱。
1.稱煮茶技藝高超的人。
1.熱水;開水。
2.連湯帶水的食物。
3.比喻財產。
1.商湯之子孫。
2.泛指子孫。
1.滾水與炭火。比喻極端痛苦的處境或非常危險的境地。
1.動蕩。湯,通"蕩"。
1.水流廣闊浩大貌。
1.猶言趟趟兒。每次。
1.中藥的配方。
2.溫泉的源頭。
1.將中藥常用配方編成的歌訣﹐便于習醫者記誦和應用。通行的有清汪昂所編的《湯頭歌訣》一書。
1.亦作"湯團"。
2.即元宵。糯米粉制成的球形食品,有餡,一般用水煮食。
1.《呂氏春秋.異用》"湯見祝網者置四面。其祝曰'從天墜者,從地出者,從四方來者,皆離吾網。'湯曰'嘻,盡之矣,非桀其孰為此也!'湯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網罟,今之人學紓。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漢南之國聞之,曰'湯之德及禽獸矣。'四十國歸之。"后因以"湯網"泛言刑政寬大。
1.商湯與周武王的并稱。
1.商湯制定的刑法。
1.謂用熱水澆雪。比喻疑惑頓解,或事情輕而易舉。
1.用滾水燙后煺毛而不剝皮的羊。
1.用水煎服的中藥。
2.用滋補藥材煮成的飲料。
1.中藥湯劑。
1.見"湯沐邑"。
1.藥引子。
1.大禹。即夏禹,夏代開國之君。
1.謂湯餅。
1.洗熱水澡。
1.即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