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倒(dǎo),下陷。
2.
動詞
凹下。
3.
動詞
安定;鎮定。
4.
名詞
(Tā)姓。
1.
坍塌;塌陷。
1.出自《蘇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忽憶雨時秋井塌,古人白骨生青苔,如何不飲令心哀。
2.出自《儒林外史》那對過河灘塌了幾尺。
3.出自《東方》這么說,村里天塌下來,你也不管了?
4.出自《高干大》下上幾場大雨,咱們的房子也要塌的。
2.
落下。
1.出自《鴻臚寺有開元中錫宴堂樓臺池沼雅為勝絕荒涼遺趾僅有存者偶成四十韻》敗荷塌作泥,死竹森如槍。
2.出自《西游記》那個哭喪棒重,擦一擦兒皮塌,挽一挽兒筋傷。
3.
減;掉;垮。
1.出自《生金閣》把馬牽到后頭,與我細切草爛煮料,把馬喂著,不要塌了膘。
2.出自《意外》因為京滬一帶受到的打擊最大,但運動并沒有就因此塌下去,還在繼續發展。
4.
謂農田初耕。
1.出自《農書》耕地之法,未耕曰生,已耕曰熟,初耕曰塌,再耕曰轉。
5.
貼緊。
1.出自《謝天香》塌著那臭尸骸,一壁穩坐的!
2.出自《兒女英雄傳》那條褲子濕漉漉的塌在身上的,叫人怎么受呢?
6.
凹下的;低而扁的。
1.出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相片上的青年,尊容并不好看:高顴骨、塌鼻子,鼻孔底下橫著一抹小胡子,長長的頭發梳得十分考究。
2.出自《爸爸逗我玩》我以為自己很“博學”,不免沾沾自喜起來,連塌鼻子都翹起來了。
3.出自又如:塌鼻梁。
7.
平息;安定。
1.出自《泥涂》天明后,火勢已塌下去了,他還不知道,盡來去嚷著,要看熱鬧的幫忙。
2.出自《機靈鬼》同志,你就塌下心吧,沒錯兒。
8.
量詞。
1.出自《春風》臉上留下一個球印——一塌泥,糊得面目都瞧不清楚了。
1.方言。那邊。
1.見"過片"。
1.猶過片。詳"過片"。
1.路過的賓客。
1.把甲船貨物搬卸至乙船。
1.見"過不的"。
1.無法生活下去;日子難過。
1.過分和達不到。
1.走步,行步。
1.送賄賂之物。
1.送訂婚的禮物。
1.指火車通過道岔。
1.過分;失度。
1.戲曲結構中,在重點場子之間的過渡性場子。腳色往往略一露面便過場急下。比喻曇花一現的場景。
1.三國魏曹操《祀故太尉橋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經由,不以斗酒只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怪。"后以"過車"謂過墓致祭或致敬。
1.猶過譽。
1.拜訪。
1.過片,從詞的上片轉入下片的地方。
2.經過之處。
1.見"過辭"。
1.亦作"過詞"。
2.過頭話;過當之言。
1.見"過此以往"。
1.除此以外。
1.超越次序;越級。
〈書〉來往;交往兩人~甚密。
1.登門拜訪。
2.充足地儲存。
1.指被殺。
1.喻經受磨難。
1.謂犯過失到了惡的地步。《楚辭.東方朔》"痛楚國之流亡兮,哀靈修之過到。"王逸注"言懷王之過,已至于惡。"洪興祖補注"到,至也。"一說,指過分倒行逆施。
1.從過道﹑夾弄里通過的風。
1.猶言過得去。指生活不很困難。
①無阻礙,通得過這條胡同兒很寬汽車~。②(生活)不很困難。③說得過去準備一些茶點招待客人,也就~了。④過意得去(多用于反問)看把您累成那個樣子,叫我心里怎么~呢?
1.謂經得起嚴格的考驗或檢驗。
1.過意得去。
2.生活得還可以。
1.經過及到達之處。
1.比喻回憶過去的事情或情景。
1.古代天子在每月初一祭告于明堂和祖廟后到便殿聽政。
1.錯誤的行為。
1.明時豪強地主瞞田逃稅的一種方法。
1.越過都市,經過山阜。意謂縱橫馳騁,施展才能。
1.用斗計量。
1.新的政府沒有產生之前的臨時性政府,新政府組成后即告終了。
1.過失。
2.水族節日,按水歷是過年。在農歷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各地按習慣順序先后過節,人們互相往來慶賀,并舉行賽馬和文娛活動。
1.詩文中承前啟后﹑貫通上下的段落。
1.錯誤;罪惡。
1.過甚;過分。
1.經過耳邊之風。喻對別人的話不留一點印象。語出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富貴之于我,如秋風之過耳。"
1.超出常規的刑法。
2.越過法規。
1.方言。舊時閩南人稱到南洋謀生。
1.猶過錯。
1.謂以菜肴下飯。
2.前往人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