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擬聲詞
模擬槍彈在空中飛過時的聲音或物體燃燒時發出的細碎的聲音。
2.
擬聲詞
形容吹口哨兒的聲音。
3.
擬聲詞
形容某些動物的叫聲。
1.
象聲詞。
1.出自《戰斗生活怎樣檢驗我的心靈》﹝他﹞就把我燃燒著的衣襟咝的一聲撕下來,塞在沙子里。
2.出自《征塵》我擰一把手巾,輕輕擦著臉,幾點水珠濺到炭盆里,木炭咝咝地叫起來。
3.出自《一本褪色的相冊》我想他一定一面咝咝地吸著水煙,一面用眼睛偷看著我哪。
1.漢女官名。位比百石。
1.悅目。
1.游樂。
1.和妻子兒女玩樂。
1.使父母歡樂。
1.使心情愉悅。
2.抒發情懷。
1.使人歡樂。
2.歌舞藝人。
1.使心神歡樂。
1.陪伴侍候使之歡樂。
1.歡樂適意。
1.如犬馬等供人玩樂之獸。
1.歡樂地交談。
1.亦作"娛耫"。
2.玩樂。
1.娛樂安慰。
1.歡度夜晚。
1.戲樂。
1.消遣嬉戲。
1.亦作"娛戲"。
2.娛樂游戲。
1.見"娛戲"。
1.歡笑和悅。
1.使心情愉快。
1.戲謔取樂。
1.亦作"娛逸"。
2.逸樂。
1.歡悅。
1.見"娛佚"。
1.使心情愉悅。
1.歡樂優游。
1.排遣憂愁。
1.亦作"娛游"。
2.猶游樂。
1.猶助興。
1.歡樂貌。
1.見"娛玩"。
1.寄托高尚的志向。
1.縱情娛樂。
1.奉承和毀謗。
1.奉承諂媚。
1.諂諛之臣。
1.見"諛辭"。
1.亦作"諛詞"。
2.諂媚的言辭﹔奉承話。
1.阿諛夸誕。
1.阿諛逢迎。
1.諂笑。
1.奉承贊美。
1.亦作"?媚"。
2.奉承獻媚。
1.唐李商隱《劉叉》﹕"后以爭語不能下諸公﹐因持愈(韓愈)金數斤去﹐曰﹕'此諛墓中人得耳﹐不若與劉君為壽。'"韓愈為人作墓志﹐多溢美之辭◇謂為人作墓志而稱譽不實為"諛墓"。
1.奉承獻媚。
2.指奉承獻媚的人。
1.諂諛巧偽。
1.諂媚的儒生。
1.指巧言諂諛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