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放在水中擺動,略微洗洗。
2.
動詞
把水放在器物里面搖動,把器物沖洗干凈。
3.
動詞
把肉片、蔬菜、豆腐等放在滾水里略燙一下,取出來蘸作料吃。
4.
動詞
(北京話)騙;耍弄。
1.
蕩洗;洗滌。
1.出自《諧謔語研究·不踐前言》真是啊,出了澡堂進茶館兒,里外涮!
2.出自《磚窯和新屋》原來是一條長蟲。他老婆正在涮碗,嚇得把碗也掉在地上摔碎了。
3.出自《青春之歌》吃完飯他又幫助道靜涮干凈碗筷,收拾著屋子。
2.
擦拭。
1.出自《北庭宣元杰西番刀歌》十年土涮松紋生,戎王造時當月蝕。
3.
一種烹飪法。把生的肉片、魚片等放在沸水里燙一下就取出來蘸佐料吃。
1.出自如:涮羊肉。
紡織纖維的形態(tài)尺寸之一。表示纖維的粗細程度。中國法定用特克斯、分特為計量單位,過去有英制支數(shù)、公制支數(shù)、號數(shù)、旦表示。在少數(shù)情況下有用直徑、寬度、截面積表示。纖維粗細對紡紗工藝和產(chǎn)品質(zhì)量關(guān)系密切,在原料選配和紡紗工藝設(shè)計中必須加以考慮。
1.指利用其纖維作紡織原料的作物。如棉花﹑亞麻﹑大麻等。
1.細微詳盡。
1.亦作"纎绤"。
2.細葛。
1.細微的嫌隙。
1.微小的瑕疵。比喻事物的小毛病或人的小過失。
①細微;小巧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②細微的事物禍源于纖纖。③形容女子的手細長柔軟纖纖出素手|十指纖纖。
1.纖細瘦削。
1.亦作"纎小"。
2.細小。
1.巧佞邪惡。
1.細微;瑣屑。
1.精細新穎;細巧新奇。
1.纖細的體形。
1.纖細秀麗。
1.少許;細微。
1.纖細美好。
1.見"纖艷"。
1.亦作"纖?"。亦作"纎腰"。
2.細腰。
3.指細腰美女。
1.細巧艷麗。
1.微小的障蔽。多指浮云。
2.指事情的障礙。
1.細小隱微。
1.瘦影。
1.喻美女之手。
1.猶纖細。
1.未弦之月,月牙。
1.微云;輕云。
1.精細深奧。
1.亦作"纖側(cè)"。
2.謂文辭纖巧,文風不正。
1.纖小的手掌。
1.精微的道理。
1.亦作"纎指"。
2.柔細的手指。多指女子的手。
1.猶弱質(zhì)。亦比喻才能低下。
1.猶小人。指識見淺狹之人,含貶意。
1.微小的罪過。
1.用杴撒揚。
1.祆教祭祀火神的寺院。
2.泛指西方傳入的宗教。
1.即瑣羅亞斯德(舊譯"蘇魯友")教,俗稱拜火教。相傳為公元前六世紀瑣羅亞斯德創(chuàng)。波斯薩珊王朝奉為國教。其教創(chuàng)善﹑惡二元論,以火為善神的代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后又稱"火祆教"或"祆教"。唐代曾一度于長安建祠盛行,并立官專管。武宗反佛后漸廢不傳。
2.泛指西方傳入中國的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
1.即祆祠。祆教祭祀火神的寺院。
2.即民間故事"火燒祆廟"中蜀帝公主與其乳母之子陳生相約私會處。
1.即火燒祆廟的民間故事。相傳蜀帝公主與乳母陳氏之子相愛,約定在祆廟相會。公主入廟,見陳生熟睡,遂解玉環(huán)附生懷中而去。生醒,知戀人遠去,怨氣化火身與廟俱毀。見《淵鑒類函》卷五八引《蜀志》◇用為姻緣不遂之典。
1.祆教所尊奉祭祀的神。
1.即祆廟。
1.官名。北齊至隋唐主管祆教之官。
1.古代祆教祈禱日主演幻術(shù)的人。
1.辛苦艱難。
1.辛辣峻刻(多指文辭或言語)。
辛勞苦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為誰辛苦為誰忙。也用于煩勞別人時表示客氣、慰問大老遠的送了果蔬來,真辛苦您了|這事兒少不得還要大家辛苦幾天。
①辣辛辣難咽|迎面撲來一股強烈辛辣的硝煙。②比喻言辭犀利刺激文風辛辣,讀來痛快異常。
1.辛苦勞累。
1.辛辣清涼。
1.濃烈清醇。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