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木本植物的通稱。
2.
動詞
〈書〉種植;栽培。
3.
動詞
樹立;建立。
4.
名詞
(Shù)姓。
1.
木本植物的總稱。
1.出自《左傳·昭公二年》有嘉樹焉,宣子譽之。
2.出自《送白少府送兵之隴右》詩軍容隨赤羽,樹色引青袍。
3.出自《南樓望雪》詩籬疏先剝落,樹密正模糊。
4.出自《“閱微草堂”的真面目》當佃戶的不許修磚房,不許種樹,不許安大門。
2.
種植;栽種。
1.出自《易·系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
2.出自《過始寧墅》詩且為樹枌槚,無令孤愿言。
3.出自《贈閭丘處士》詩如能樹桃李,為我結茅茨。
4.出自《東城雜記·蘭芳軒》永嘉李至剛氏,僑居錢塘城東,辟室為游息之所,樹蘭其前,額曰“蘭芳軒”。
3.
培養;造就。參見“樹人”。
1.出自《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2.出自《說苑·復恩》陽虎得罪于衛,北見簡子曰:“自今以來不復樹人矣!”
3.出自《罷美國留學生感賦》欲為樹人計,所當師四夷。
4.出自《文匯報》例如市四中學至今沿用的校訓,就與老校名有關:崇德、啟明、求真、樹人。
4.
樹立;建立。參見“樹德務滋”。
1.出自《史記·李斯列傳》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
2.出自《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七年》堅(苻堅)曰:“天生蒸民而樹之君,使司牧之,朕豈敢憚勞,使彼一方獨不被澤乎!”
3.出自《號聲》西邊一帶樹了灰綠顏色柵門的住家房舍,什么式的都有,方整的,玲瓏的。
5.
豎,直豎。
1.出自《漢書·揚雄傳下》皆稽顙樹頷,扶服蛾伏。
6.
門屏,照壁。
1.出自《禮記·郊特牲》臺門而旅樹。
7.
床前橫木。
1.出自《方言》床,其杠北燕、朝鮮之間謂之樹。
2.出自《廣雅·釋器》樹,杠也。
8.
量詞???;株。
1.出自《小園賦》猶得欹側八九丈,縱橫數十步,榆柳兩三行,梨桃百余樹。
2.出自《隋書·禮儀志七》皇后首飾,花十二樹?;侍渝?,公主,王妃,三師,三公及公夫人,一品命婦,并九樹。
3.出自《糖多令》詞問劉郎、別后何如。縱有桃花千萬樹,也不似,舊玄都。
4.出自《儒林外史》〔陳木南〕望著那園中幾百樹梅花,都微微含著紅萼。
5.出自《桃花扇》剛下過雪,亭子旁邊幾樹梅花正開著。
9.
“尌”的今字。
1.毀壞。
2.頹敗。
3.詆毀失敗者。
4.因遭誣謗而身敗。
1.破敗虧竭。
1.毀損剝蝕。
1.敗壞澆薄。
2.詆毀鄙薄。
3.瘦弱。
1.儒家喪制。謂居喪哀毀﹐但不應因此喪生。
1.見"毀不滅性"。
1.拆除﹑改建。
1.毀謗中傷。
1.喻王室崩潰覆滅。
1.廢棄車馬。喻歸隱意志堅決。
1.撤除﹐毀掉。
1.毀齒。
1.詆毀丑化。
1.斥責諷刺。
1.因哀傷而憔悴。
2.因居喪過哀而憔悴。
1.謂直諫君主之過。
2.指居喪過哀而憔悴。
3.泛指因勞苦而憔悴。
1.打罵。
2.指熔毀舊首飾﹐重新打造。
1.毀壞一空。
1.詆毀﹐誹謗。
1.污點﹐過失。
1.誣蔑誹謗。
1.誹謗非議。
1.詆毀。
1.因居喪過哀而致精神委頓。
2.破敗﹐倒坍。
1.詆毀。
1.譴責懲罰。
1.比喻拋棄立身行事準則﹐曲意投合別人。
1.黜退。
2.毀棄﹐廢棄。
1.降低官服等級表示自責。
2.謂除去官服改為常裝。
1.毀謗離間。
1.燒毀。
1.猶毀病。
1.亦作"毀?"。亦作"毀眥"。亦作"毀胔"。
2.因居喪過哀而極度瘦弱。
1.見"毀家紓難"。
1.熄滅。
1.毀棄戒律。
1.毀壞﹐斷絕。
1.謂故作軍容疲弱之狀。
1.毀謗離間。
1.破壞﹐分裂。
2.撕破。
3.哀毀。
1.毀壞脫落;破損失落。
2.撤除神主。
1.辱罵。
1.埋葬﹐掩埋。
1.毀壞面容。
1.古代宗廟制度之一。撤除不再奉祀的前代宗廟。
1.毀壞﹐消失凈盡。
1.勾銷作廢。
1.指居喪因慕念其親而形容憔悴。
1.虧缺。
2.破損。
1.謂敗壞節操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