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指重要的或中心的部分。
2.
名詞
舊式門窗上的轉軸。
1.
門的轉軸或承軸之臼。
1.出自《墨子·經說上》戶樞免瑟。
2.出自《漢書·五行志下之上》不信我言,視門樞下,當有白發。
3.出自《上司列太常伯啟》某蓬廬布衣,繩樞韋帶。
4.出自《潛書·六善》無樞易拔,無軸易脫。
2.
主制動的機關。
1.出自《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琴氏乃橫弓著臂,施機設樞。
2.出自《默觚上·學篇四》情與禮義,果一而二、二而一耶?何以能發能收,自制其樞耶?
3.
中心;樞紐;關鍵。
1.出自《莊子·齊物論》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2.出自《效曹子建〈白馬篇〉》詩秦地天下樞,八方湊才賢。
3.出自《籌鹺篇》今為變通易簡計,移湖廣埠岸,九江奏委總辦大員專司其事,扼三省通道之樞,且為江督所節制之地。
4.出自《辨詩》故中國廢興之際,樞於中唐,詩賦亦由是不競。
4.
契機。
1.出自《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先主從之,權果輟計
5.
指國家政權或天子之位。
1.出自《文選·王融〈策秀才文〉》朕秉箓御天,握樞臨極。
2.出自《勸封禪表》伏惟陛下應天受命,握紀登樞。
6.
本原,原始。
1.出自《淮南子·原道訓》經營四隅,還反於樞。
2.出自《太玄·事》次二事在樞,不咨不諏,喪其哲符。
7.
通“摳”。提起。參見“樞戶”。
1.出自《莊子·盜跖》〔盜跖〕橫行天下,侵暴諸侯,穴室樞戶,驅人牛馬,取人婦女。
8.
星名。指北斗七星第一星。又稱天樞。
1.出自《晏子春秋·雜下五》古之立國者,南望南斗,北戴樞星,彼安有朝夕哉!
2.出自《宋書·符瑞志》黃帝軒轅氏,母曰附寶,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黃帝於壽丘。
3.出自《中書門下賀慶云見表》色涵流渚之虹,影雜繞樞之電。
9.
泛指轉軸。
1.出自《疇人傳·戴震》半弦弧不滿圜半徑者,以矢為樞,以半弦弧規之,成渾圜之小規。
10.
星名。指北極五星的紐星。
1.出自《晉書·天文志上》北極,北辰最尊者也。其紐星,天之樞也。
2.出自《昔游篇》詩星樞常不轉,海岳自回環。
11.
代指相位或宰輔、樞密使等。
1.出自《賜劉洎自盡詔》小人在列、為蠹則深。巨猾當樞,懷惡必大。
2.出自《耆舊續聞》王嗣宗,太祖時以魁甲登第,多歷外郡,晚方入朝。真宗時為副樞,以老辭位。
3.出自《明莊烈帝論》然則楊嗣昌、陳新甲之議款是耶?曰:是又不然……楊,陳,中樞也,樞臣不能舉邊防而議款,則將焉用彼樞。
1.見"斧扆"。
1.亦作"斧依"。
2.古代帝王朝堂所用的狀如屏風的器具﹐以絳為質﹐高八尺﹐東西當戶牖之間。其上有斧形圖案﹐故名。
1.見"斧鉞"。
〈書〉斧和鉞,古代兵器,用于斬刑。借指重刑甘冒~以陳。
①斧子和鑿子。②比喻詩文詞句造作,不自然~痕。
1.用斧鑿削刻留下的痕跡。
2.比喻詩文刻意造作的痕跡。
1.見"斧磚"。
〈書〉敬辭,用于請人改文章。也作斧政。
1.見"斧正"。
也作斧fe55!薄ⅹfd3e*fe55!薄9糯殺人的刑具肉袒伏斧質請罪。
古代斬人的刑具,像鍘刀。
1.亦作"斧砧"。
2.即斧锧。
1.以斧削琢。請人修改詩文的謙辭。亦喻指詩文過分修飾雕琢。
1.即資斧。旅費。
砍竹、木等用的金屬工具,頭呈楔形,裝有木柄。
1.下逼,近逼。
1.俯身而行。
〈書〉①向低處看仰觀~。②敬辭,稱對方或上級對自己理解所陳一切,尚祈~。
(飛機等)以高速度和大角度向下飛~轟炸 ㄧ老鷹從天空~下來。
1.敬語。聽從。
趴在地上(多表示屈服或崇敬)~聽命。
1.俯首帖服。
1.彎下身子。
1.從上往下看。
1.下察。
1.下及。
1.彎腰屈身,小步而行。
1.低頭照視。
2.下察。書信或公文中敬詞。
1.從高處往下看。
視線在水平線以下時,在視線所在的垂直平面內,視線與水平線所成的角叫做俯角。
1.敬語。憐憫。
1.就近,附近。
1.俯身下視以照影。
①敬辭,用于請對方同意擔任職務經理一職,尚祈~。②遷就;將就事事~。
俯視。
1.從高處往下看。
1.從高處往下看。
1.敬語。鑒諒。
1.猶下臨。
1.俯首而聽。
1.低頭曲背。
1.敬語。采納。
敬辭,稱對方或上級體念~群情。
1.謂俯身拍胸而哭。
1.俯首而泣。
1.委屈;冤屈。
1.敬語。采取。
1.俯就貌。
1.謙卑的容色。
1.低身彎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