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哺乳動物,一般身體小,尾巴長,毛褐色或灰色,門齒發達。繁殖力很強,,吃糧食,咬衣物。種類很多,有的能傳播鼠疫,對人類有害。通稱老鼠,也叫耗子。
1.
哺乳動物的一科。種類很多,一般的身體小,尾巴長,門齒很發達,無齒根,終生繼續生長,常借嚙物以磨短。沒有犬齒,毛褐色或黑色,繁殖力很強。鼠為害農林草原,盜吃糧食,破壞貯藏物、建筑物等,有的還能傳播鼠疫、出血熱等疾病。通稱老鼠,有的地區叫耗子。
1.出自《詩·召南·行露》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
2.出自《元和圣德詩》天錫皇帝,多麥與黍;無召水旱,耗於雀鼠。
3.出自《書信集·致曹靖華》此地事無一定,書店也早已膽小如鼠,心兇如狼。
2.
十二生肖之一。配地支的“子”。
1.出自《周書·晉蕩公護傳》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年,次者屬兔,汝身屬蛇。
2.出自《三戒·永某氏之鼠》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異甚。以為己生歲直子,鼠,子神也。因愛鼠,不畜貓犬。
3.
居處。
1.出自《商君書·說民》辯慧,亂之贊也。禮樂,淫佚之征也。慈仁,過之母也;任舉,奸之鼠也。
4.
憂憤,憂悶。參見“鼠思”。
1.出自《詩·小雅·雨無正》鼠思泣血,無言不疾。
2.出自《花月痕》大抵青天碧海,不少蛾眉見嫉之傷,誰知白袷藍衫,亦多鼠思難言之痛,此雙鴛祠所為立也。
5.
給予。
1.出自睡虎地秦墓竹簡《為吏之道》自今以來,假門逆呂,贅婿后父,勿令為戶,勿鼠田宇。
2.出自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金布律》都官佐、吏不盈十五人者,七人以上鼠車牛、仆;不盈七人者,三人以上鼠養一人。
6.
鼠病。
1.出自《淮南子·說山》貍頭愈鼠,雞頭已瘺。
1.謂譴責而使之感悟。
1.猶怪罪。
1.指謫遷之地。
1.申斥。
1.中國舊體小說的一種﹐指清末戊戌變法維新運動失敗后大量出現的暴露社會黑暗﹑指摘政治腐敗的小說。代表作家﹑作品有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
1.亦作"譴謫"。貶降。
2.責備。
1.譴責咒罵。
1.謂頒布命令前先行申述。
1.對天子﹑諸侯祖先的尊稱。
2.亡父。
1.祖先的功業。
1.前人的建樹。
1.稱丈夫的亡母。
1.祖先。
2.猶上古。
3.指上古圣賢之道。
1.指祖考;祖先。
1.先王的法度。
2.指先有的范例。
1.即西漢。
1.謂初兇后吉。
1.《易.同人》"九五,同人先號唃而后笑,大師克相遇。"后以"先號后笑"指命運先兇后吉。
2.指文章或著作結尾比開頭精彩。
《禮記·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古代認為黃河是海的本源,帝王祭祀時,先祭黃河而后祭海◇用先河”稱首先創導的事物唐代傳奇開后代小說的先河。
1.謂分清源流。
①猶先王。多見于古書古我先后。②前后次序事有先后。③副詞。表示幾件事順著次序發生假期里我先后讀了四本小說|他先后三次被評為三好學生。④輔助;相助先后王室。
1.復姓。見《通志.氏族五》。
1.舊時比喻先生女后生男。
1.先王之道。
1.前代帝王。
1.先前,上次。
1.先占有利的時機。
2.猶先幾。
1.預先洞知細微。
1.謂考見往昔的事跡。
2.預見。
對事物發展方向有預見的眼力這幫人的下場證明他的預言很有先見之明。
1.預先戒備。
2.開路警戒。
1.前輩。
2.首先仕進。
3.猶先行。
4.位于前列,可為表率。
1.形容馬行迅速,先于日影。景,同"影"。
1.釀酒創始人,后祀以為神。
1.猶故舊。
1.稱丈夫的亡父。
1.為解決某一問題,必須首先解決的。
1.事先認識覺察。
2.覺悟早于常人的人。
1.前代君主。
2.稱自己的祖先。
3.已故的父親。
1.舊時稱自己或他人的已去世的祖父。《禮記.檀弓上》"門人問諸子思曰'昔者子之先君子喪出母乎?'"孔穎達疏"子之先君子,謂孔子也。"《荀子.非十二子》"案飾其辭而祇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亦以自稱已去世的父親。
1.《禮記.曲禮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后以"先考"稱亡父。亦以"先考"稱別人的亡父。
1.本來;原來。
1.按照來到的先后而確定的次序。
1.謂先世長老。
1.謂辦交涉時,先采用禮貌的方式,行不通時再使用強硬手段。
1.以前的事例。
1.祖先的功業。
2.建有功業的先人。
3.對烈士的尊稱。
1.祖先的神靈。
1.早凋。
2.漢代羌族的一支。最初居于今甘肅﹑青海的湟水流域,后漸與西北各族融合。
1.在命令下達之前。
2.臨終前囑咐。
3.英國舊輔幣名,一先令等于一鎊的二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