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代的樂曲名。
2.
形容詞
〈書〉美好。
3.
名詞
(Sháo)姓。
1.
虞舜時樂名。
1.出自《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
2.出自《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3.出自《至后入城道中雜興》詩升平不在《簫韶》里,只在諸村打稻聲。
2.
美好。參見“韶華”、“韶顔”。
1.出自《調笑令·效韋蘇州作》詞華草,華草,秀發乘春更好。深心密竹紛紛,妖韶隨處動人。
3.
繼承。一說指昭明;顯揚。
1.出自《禮記·樂記》韶,繼也。
2.出自《春秋繁露·楚莊王》舜時,民樂其昭堯之業也,故《韶》。韶者,昭也。
4.
韶子。果木名,喬木,果實味酸甜可食,也可用作工業原料。
1.出自《太平御覽》韶,葉似栗,赤色。子大如栗,有棘刺。破其皮,內白豬肪,著核不離。味甜酢。核似荔枝。
5.
古代州名。隋唐置州,治所在曲江,轄境相當于今廣東省韶關市、曲江、樂昌、仁化、南雄、翁源等地。元改路,明初改府,增轄英德縣。
1.出自《零陵郡復乳穴記》石鐘乳,餌之最良者也。楚越之山多產焉,于連于韶者,獨名於世。
2.出自《讀史方輿紀要·湖廣八·郴州》昔人云,韶連二州,為粵東北門,而郴州又韶連之北門也。
6.
姓。明有韶護。
1.出自《古今姓氏書辯證?宵韻》韶,出《姓苑》。今開封有此姓,望出太原。
1.謀劃;計劃思慮。
1.見"籌算"。
中國古代用竹、木、骨等制成小棍狀的算籌記數,并以此進行的第一籌第二籌第九籌空籌籌算加、減、乘、除、開方等計算。約春秋時期開始,直到明代才讓位于珠算。
1.猶言海屋籌添。
1.放酒籌的器皿。
1.在軍帳中謀劃軍機。
1.謀劃考慮。
1.猶籌帷。
1.亦作"籌餫"。
2.籌集軍中的糧餉。
1.猶籌商。謀劃商議。
1.猶運籌。制定策略;謀劃。
1.見"籌餉"。
1.猶籌集。設法聚集。
1.謂籌款救災。
1.見"籌箸"。
1.考慮斟酌。
1.籌碼;記數的用具。
1.赤色的袞衣。
1.被褥。
1.謂以詩詞相互贈答。
1.應答。
1.以詩文相酬答。
1.唱酬寄贈。
1.應酬接待。
1.酬對﹔對答。
1.應答譬解。
1.答言﹔酬答。
1.應酬取悅。
1.酬值﹐償付所值。
1.亦作"酬諮"。
2.回答詢問。
3.指咨詢﹐訪問。
1.答拜。
1.報答;報償。
1.酬賓的禮物。
1.對答辨析。
1.對答;答辯。
1.亦作"酬賓"。
2.謂向客人敬酒,勸酒。
3.謂商店以優惠價格出售商品。
1.報償,償還。
1.酬唱。
相互寫詩詞贈答互相酬唱。
1.猶酬報。
①酬謝報答叫我如何酬┐穡酬答厚意。②用語言或詩文應答以詩文酬答。③應酬交往忙于工作,很少酬答。
1.款待。
1.亦作"酬德"。
2.報答恩德。
1.匹敵。
1.以酒祭地。
1.祭奠酬謝。
1.亦作"酬對"。亦作"酬對"。
2.應對;對答。
1.謂報答恩德。
1.指舊時奉詔應對詩文。
1.應答,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