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盛滿酒的杯。亦泛指酒器。
1.出自《禮記·投壺》命酌,曰:“請行觴。”
2.出自《抱樸子·酒誡》舉萬壽之觴,誦溫克之義。
3.出自《送窮文》子飯一盂,子啜一觴。
4.出自《城西美人歌》美人兮美人,吹玉笛,彈紅桑,為我再進黃金觴。
5.出自《在蘇丹共和國宮樓上望月》詩客人舉觴述友誼,言及蘇丹打死英國之戈登。
2.
以酒飲人或自飲。
1.出自《莊子·至樂》魯侯御而觴之于廟。
2.出自《戰國策·秦策五》武安君至,使韓倉數之曰:“將軍戰勝,王觴將軍?!?/p>
3.出自《路過大通相送至羅江分袂留詩為別》把酒不能觴,有淚若兒女。
4.出自《石齋黃公逸事》一日大雨雪,觴黃公於余氏園,使顧佐酒,公意色無忤,諸公更歡酬,劇飲大醉。
1.磨光。
1.擠軋,摩擦傾軋。
1.壓榨。
1.阻礙;折磨。
1.查核。
1.折磨;磨難;挫折。
1.猶停止。
1.打磨治理。
2.磨礪;鍛煉。
3.調治;調理。
4.折磨整治。
1.磨光的磚頭。
2.比喻艱苦修行。
1.《景德傳燈錄.慧能大師》"開元中,有沙門道一住傳法院,常日坐禪,師知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禪圖什?'一曰'圖作佛。'師乃取一磚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師作什?'師曰'磨作鏡。'一曰'磨磚豈得成鏡邪?'師曰'坐禪豈得作佛邪?'"后用作比喻事情不能成功的典實。亦作"磨磚作鏡"﹑"磨磚作鏡"。
1.見"磨磚成鏡"。
1.團團圍住;圍殲。
2.轉,打圈子。
1.猶琢磨。亦喻品德﹑文章的磨礪修飾。
1.雕琢;雕飾。
1.磨礪洗滌。
1.謂到處流轉而人數很少的軍隊。
1.費口舌;說廢話;毫無意義地爭論。
1.發面餅。
1.使面發酵后制餅。
1.原子彈﹑氫彈爆炸而產生的蘑菇形的云狀物,其中含有大量煙塵?;鹕奖l也能形成蘑菇云。
1.利用有利的群眾條件和地形同敵人周旋,把敵人磨得精疲力竭,然后加以消滅的一種作戰方法。
1.見"蘑菇"。
1.見"蘑菇"。
1.驛丞。
1.驛遞。
1.驛役。
1.急傳的訃聞。
1.驛遞。
1.驛馬。
1.即驛騎。
1.驛傳書信。
1.驛站。
1.巫婆。
1.古代記時的竹牌。鑰,書寫用的竹牌。
2.指時光。
1.過年時吃的一種面食。
1.謂不停地運行的歲月。
2.謂歲月不停地運行。
3.年壽和氣運。
1.指自然災害。
1.年歲。
1.方言。長工。
1.猶年伯。
1.全年支出。
1.亦作"年侄"。
2.明清科舉中式者對同年之子的稱謂。
1.指舊俗過年所用的黃錢﹑掛錢﹑神馬等紙做之物。
1.年齡與爵秩。
1.即中年,壯年。
2.謂一年之內。
1.一年的末了。
1.《周禮》太祝所掌六祝之一。
1.古時男子年滿三十謂之壯◇以"年壯"泛指壯年。
1.年齡與狀貌。
1.任職年限及資歷。